【國慶征文】奮斗之路一一“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書寫的合力故事
2024年10月05日10:55
【編者按】
202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5周年華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積極響應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號召,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發起了面向全行業的征文活動。這不僅是一次展示自身創新發展成果的重要時刻,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洗禮。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激發全行業同仁的愛黨愛國情懷,弘揚愛崗敬業精神,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將陸續在官微和網站推出精選文章,展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工程機械行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講述行業企業、同仁與國家共成長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是對“強國復興有我”精神的生動詮釋,是對創新奮斗的深刻理解。字里行間,讓我們一同感受這些故事背后的溫暖和力量,體驗時代律動,凝聚前行力量,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上書寫新的篇章。
《奮斗之路一一“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書寫的合力故事》
安徽叉車集團始建于1958年,成立以來始終立足國家戰略,高擎民族叉車行業旗幟,在百廢待興中啟航,在艱苦歲月中磨礪,在改革開放中壯大,在新時代的歷史征程中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主業精、發展穩、結構優、創新強、效益好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自1991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連續33年位居中國叉車行業前列,并于2016年躋身世界工業車輛行業七強。歷經六十余載奮力拼搏,已成為中國叉車行業領跑者,從當年第一臺叉車研制時的艱難起步,到年產銷近30萬臺的巨大變遷,“一群人,一輩子,干好一件事”創造了安徽乃至中國工業車輛的“傳奇”。
櫛風沐雨,合力砥礪前行
1958年,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與安徽省共同興建了合肥礦山機器廠新廠,1960年正式更名為合肥起重運輸機器廠,即為安徽叉車集團的前身。
1958年興建合肥礦山機器廠新廠
1976年合力人開著自主制造的叉車奔馳在長江路上,向省委報喜
1963年,安徽叉車集團成功研制出第一臺叉車。1976年,公司生產出第一臺集裝箱叉車。1983年,實施轉軌定向,確立了以叉車為發展重點。1991年,主要經濟指標位居中國叉車行業前列。1992年,安徽叉車集團成立。1996年,安徽合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我國工業車輛行業最早的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合力第一個海外中心,合力歐洲中心在法國設立。2016年,合力躋身世界工業車輛行業前列。2023年,安徽合力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名單。
合力叉車新品展示
60多載風云激蕩,安徽叉車集團在振興民族工業車輛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從30年產銷1萬臺,到1年產銷近30萬臺,從整車到關鍵零部件全部實現自主研發。安徽叉車集團經受住了市場經濟的考驗和全球競爭的洗禮,巍然屹立于世界工業車輛強者之林。
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安徽叉車集團擁有著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兩大“國字號”創新平臺,以及機械工業叉車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車輛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實驗平臺。作為一家傳統制造型企業,公司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截至目前,公司獲得70多項科技進步獎,掌握4800余項專利技術。主持制定國際標準2項、參與5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06項;入選省發明專利百強榜。
合力AGV斬獲美國國際設計卓越大獎(IDEA)
合力推出首臺55t鋰電叉車
走向全球,讓世界更合力
自2014年第一家海外中心成立,截至目前,安徽叉車集團已正式運營歐洲合力、南美合力、東南亞合力等8個海外公司和1個海外研發中心,產品銷往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5%以上國家和地區。2023年,實現出口創匯8.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2%。2024年上半年,合力在海外市場的營收占比已經超過40%。“1個中國總部+N個海外中心+X個全球團隊”的全球布局正在徐徐展開。
2024年,合力歐洲總部暨合力歐洲研發中心開業
面向未來,合力同心啟新篇
作為國有企業,安徽叉車集團始終牢記“產業報國”的初心使命,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矢志“國之重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合力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礎,以增強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支撐,著力打造七個“一流建設”,即聚焦一流的研發體系、一流的營銷體系、一流的品牌、一流的產業制造體系、一流的運營管理體系、一流的人才體系、一流的激勵機制建設,用創新發展和價值創造走向全球,為全球工業車輛產業提檔升級貢獻力量,不斷提升中國工業車輛企業國際競爭力,全力以赴向著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高歌奮進。
合力氫燃料全系整機上市
合力i系列合力智能物流
來源: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宣傳部|楊可敬
初審:董萌
復審:張宏梅
終審:吳培國
編輯:李吉旺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