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車臂架焊接柔性生產線
2014年01月20日18:59
泵車臂架焊接柔性生產線
工程機械領域,臂架類大型結構件(包括泵車、挖掘機等)普遍采用工位法作業方式,單工位作業內容繁多,對工人的勞動技能要求高,容易產生人員“窩工”現象,生產管理困難。
由于存在泵車生產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如何適應,薄板長箱體零件的變形如何控制等多方面的技術難點,臂架焊接柔性流水化生產,目前僅有國內少數企業在做此方面的研究與探討。泵車臂架焊接柔性生產線,存在如下攻關難點:①適應所有在制泵車臂架鉚焊生產的模塊化工裝技術;②高效、自動化、智能化物流技術:承載25噸以上的自動導引車及其控制技術,復雜環境下多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集成應用;③窄空間三維自動焊接技術及二次定位技術。
項目開展了通用化、模塊化、集成化工裝技術,高效物流及自動化、智能化物流技術,窄空間三維自動焊接技術的研究,攻克相關技術難點,并在如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創新。
1.臂架焊接工裝能夠很好的控制焊接變形,保證產品質量;采用通用化技術,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產能要求;采用模塊化設計技術,工裝滿足所有在制產品的不同尺寸規格、結構形式的要求;集成化的工裝同時滿足了新產品開發周期較短的要求。
2.首臺(批)載重達25噸的自動導引車,重點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建立了不均衡工序節拍下的流水線控制邏輯,實現了鉚焊的流水回轉作業。
生產線自動控制技術的集成應用需適應結構車間復雜工作環境對設備控制系統、通訊系統、定位系統等的不良影響,并解決物流運輸不暢的問題,從而實現復雜環境下多系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集成應用。
3.首臺(批)臂架內腔自動焊機器人的投入,保證了臂架內腔焊接的工藝性能。
綜上所述,泵車臂架柔性生產線項目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題,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布局,開發先進的工藝裝備和物流設備,全方位提升了公司泵車臂架的制造工藝水平。
泵車臂架焊接柔性生產線穩定投產后,臂架鉚焊生產現場操作人員減少了20%,制作周期縮短了30%,日產能增加20%,返修率降低58%;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大幅提高,降低了產品制造成本及對工人勞動技能的依賴性。泵車臂架焊接柔性生產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
獲獎等級:三等獎
完成單位: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