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廈工 智“惠”時代
2015年09月29日15:29
2015年9月22日,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2015)盛大開幕,廈工除攜全系列最新T3排放產品外,還重磅推出與中航聯手成功研制的中國智能工程機械產品。該產品采用XGJE智控“中國芯”,集“八大優勢”于一體,開創了工程機械產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新時代。
廈工攜全系列最新產品參展
XG822智能挖掘機
XG932H裝載機
XG614DH壓路機
XG1205銑刨機
QY20汽車起重機
軍民融合 智馭先鋒
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要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此次廈工中航聯袂推出的國內首創智能工程機械產品,可謂軍民融合的成功典范,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的融匯型詮釋。中航是我國著名的航空工業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研發中心及生產企業,擁有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微電子技術、仿真技術、檢測技術研究和精密機械制造、電子裝配等高精尖技術和產業,在液壓伺服控制系統綜合設計與試驗驗證等方面具有強勁實力。而廈工作為當今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基地之一,已形成完整的產品鏈,并擁有整機試驗場、液壓試驗室、傳動試驗室、電氣試驗室等八個國家級專業試驗基地,設備精良,具有完備的整機、零部件、新技術、新工藝等試驗檢測和生產能力。廈工中航此番強強聯手,讓軍民融合更具“滲透力”,關鍵技術、管理經驗、高端人才齊涌入……強強聯合之中推動機械設備的精良化、智能化,為提振民族工業士氣、刷新“中國智造”立下新功!
電傳智控 引領榮光
廈工中航融合航空軍工技術,研制出獨樹一幟的“XGJE智控系統”,并運用到智能挖掘機、裝載機等產品中。該系統通過先進的集成控制技術,輕量化材料工藝,融合物聯網技術,實現精準的輸出控制,實現節能降耗和安全舒適的操控方式,為用戶帶來非凡的作業體驗和價值體現,或將轉變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生態模式。這對提升我國工程機械核心技術優勢和國際競爭能力大有裨益;將解決長期以來中國工程機械高端液壓控制系統依賴進口的問題,也將引導工程機械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差異化競爭。
八大優勢 智“惠”升級
XGJE智控系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實現企業生產過程、供應鏈、運營管理的標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促進工程機械產品向高效、節能、環保、智能方向發展,實現我國工程機械的整體升級換代。如今這款融合航天軍工與工程機械先進技術的我國首代“高智能機械”,以不同于往日的“八大優勢”駛入市場,為智慧代言,為惠民升級。
智①一鍵標定面對不同的作業工況、作業環境,實現機器自行調整完成最優化匹配;根據設備各部件不同程度磨損情況,自動優化匹配整機性能。
②自學習、智能記憶再現功能根據設備操作者的作業習慣,自動儲存記憶,經過速算優化,完成自動再現操作動作。
③惡劣工況下遙控、程控操作借助程控、遙控、自控等方式,在危險、惡劣工況下輕松完成施工作業。
惠4全變量超低損耗節能系統,節能10%以上智能“指令轉換”,實現發動機、工作泵、多路閥動態最優匹配,可最大程度減少機器能量損耗。
⑤舒適駕控,柔順操作智能挖掘機:自動根據工況調整工作模式,舒緩操作過程中沖擊力,使機器運行更加柔順。
智能裝載機:實現1:1同步傳導動作體驗;方向盤與雙手柄菜單式創新組合,實現作業、轉場不同場景下的自由選擇;340度輕松轉向,極大地減輕了轉向操作強度。
⑥多余度技術,安全可靠采用多余度航空控制技術,實現容錯控制與延遲維護的雙重保障,最大程度避免因系統故障引起的停機,保障作業時間。
⑦云端軟性升級服務通過云端服務,遠程診斷機器狀態,實現系統軟性升級,完成機器智能化服務;通過云端編程調整功率和壓力,實現機器與工況之間的最佳匹配。
⑧智聯群協同作業通過云服務系統發送作業指令,實現機器組群鏈接,完成智能群協同作業!
廈工總裁白飛平表示,接下來還將依托中航工業雄厚的技術研發力量和資金實力,加快研發物聯網與電傳智能控制平臺技術結合,盡快實現“千里眼”、“順風耳”等功能,將更智能地為用戶提供設備健康管理、科學調度、市場信息決策支持、融資管理等服務。同時,大力發展驅動橋、變速箱、泵、閥、回轉馬達、油缸及四輪一帶等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產業,運用零部件的支持性作用建立產業協同發展,進一步推動解決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做大做強所面臨的關鍵零部件依賴國外進口問題。
技術對接 共拓國際
未來,除了應用于裝載機、挖掘機,這個“高大上”的XGJE智控系統也將逐步推廣到叉車、小型機、樁工、混凝土機械、盾構機械等其它產品領域,開創智能產品全新時代!廈工董事長許振明說,合作對接還在深化———除了穩步發展工程機械產業以外,廈工還將積極對接中航工業其他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按照戰略合作協議,中航工業將把六大產業引入廈門發展,包括液壓系統產業、特種裝備產業、城市清潔系統產業、冷鏈系統產業、休閑旅游系統產業和航空維修產業……此舉或將填補本土產業的空白。
產品轉型升級與開拓國際市場并重——雙方致力于以優質、智優的產品打開國際市場,再以市場需求為推動,不斷進步→開拓→再進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今后,雙方還將爭取與一些工程機械需求較大的工程建設類及礦產開發類央企進行戰略合作,力推廈工國際市場。同時,通過雙方海外營銷網絡資源的協同配合,以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拉美、泛俄等六個地區為主,加快廈工的國際化布局,搶占國際市場。
“變形金剛” 未來可期
已過去的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工業由小變大的過程,而未來的三十年,我們有理由相信是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過程。
當大機器有了“大智慧”:可遠程故障診斷、機群之間“通過內部交流”即可協同工作,危險的地方人類不必觸及,智能靈動、通商惠工……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變形金剛”的感覺?!
隨著我國全新“高智能機械”的呱呱墜地,未來即將不斷面世的“神器”也將融合電傳控制、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自主控制以及衛星導航等技術,實現產品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并最終實現機器人化。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