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智能何清華: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 攀登行業世界高地
2020年11月24日01:45
2020年11月21日,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的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中,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清華發表了《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 攀登行業世界高地》的主旨演講。
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清華發表《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 攀登行業世界高地》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年9月17日習總書記視察了山河智能,并向公司員工發表了一段令人振奮的講話,這些講話謀劃了全黨、全國、全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其中自主創新精神,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略、“雙循環”國策,是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做出的重大戰略思考。就“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攀登行業世界高地”這一主題,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點感受。
一、總書記講話中肯定了山河的兩種精神:創業精神,創新精神
1、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總書記在公司考察時說,“今天到長沙實地考察,來到你們企業,剛才我們的董事長、也是創始人,向我介紹了企業情況,特別是到車間看了后,感覺這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企業,我對企業的創業精神、從無到有的首創精神印象深刻…這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边@是對我個人以及團隊艱苦奮斗的創業歷程,以及長期執著于裝備制造的認可。
1999年,為實現成果的產業化,我憑借自己的發明專利---液壓靜力壓樁機起步,白手起家,租賃廠房,帶領學校的幾位教師白手起家創辦了山河智能。現在山河智能總資產達180億元,員工近6千人,產品出口100多個國家,企業進入了全球工程機械50強。已從作坊式的企業成長為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國際性企業集團。21年來,公司的營收增長一千多倍,年均增長率超過40%。期間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特別是2012-2016年行業最低迷的時期,公司在技術創新、完善制造體系、員工團隊建設方面做得更扎實、更深入。山河智能立足裝備制造,在工程裝備、特種裝備和航空裝備三個方面發展,“一點三線”業務戰略就積淀成型于這個極其困難時期。企業管理與團隊建設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期間公司沒有大幅度裁員,人均工資年年增長,體現了山河的社會責任擔當。
2、積極主動的創新精神。
總書記強調說:“企業自主創新意識非常強烈,我看到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產品,而且很多產品是跨界的,但你們卻積極的、主動的去發展,這些是國家需要的,軍民融合項目非常好!”總書記的講話是對山河智能多年來倡導的先導創新模式的認可。先導創新的理念在山河智能已經形成了體系。
改革開放以后,企業產品技術的發展模式可分為市場跟隨式和市場先導式。前者是發現市場有比較暢銷的產品就采用仿制低成本的路子快速起步,這對我國前一階段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先導創新是在市場上還沒有或中國市場沒有的情況下,企業經過設計、試驗、試銷等長期反復改善提升的過程。積淀發展起來的產品技術,周期長,投入大,發展慢。這種先導式創新更復雜、艱難,是更高境界的自主創新模式。中國走到今天,先導創新模式應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主要途徑。山河智能從創建時就摒棄市場跟隨模式,前瞻性創立了先導式創新模式與體系,把創新作為一種基因植入企業的生命之中,形成了具有鮮明山河特色、差異化顯著的產品群。山河先導式創新有很多典型案例,90年代開始,對液壓靜力壓樁機進行革命性創新,產品從40短刀1000多噸,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到現在30多年了,還在持續改進。2001年山河智能在租賃的廠房開始制造挖掘機,在長沙組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研發、制造和配套體系。創造了多個行業第一。
山河智能從2002年進入通用航空領域,到現在已經歷了18個年頭。這期間大部分是團隊自己拿資金進行研發,現在山河智能有了一定的名氣,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我認為,總書記對山河的肯定也是對工程機械的肯定。2004年我帶著幾個年輕員工第一次到歐洲,也是第一次到慕尼黑寶馬展。當時,我看了中國軍團所有展位加起來還不如韓國一家企業大,內心非常難受。但僅僅過去十多年,中國工程機械軍團的實力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8年,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已在國內外迅速崛起,行業自主品牌出口到全世界,國內主流媒體對工程機械自主創新的風采進行了系統報道。中國的工程機械市場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單體市場。從2015年開始,中國挖掘機市場占有率開始發生逆轉,中國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進口品牌。如今,已超過70%。挖掘機、起重機、混凝土設備、建筑基礎設備等產品,在世界上產量都遙遙領先。又比如,1999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中國企業只有一家,而現在有12家進入50強榜單。我認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自主創新、自主品牌方面的影響力已成為中國的裝備制造領域最亮麗的名片,所以總書記對山河智能的肯定也是對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肯定。
二、攀登工程機械行業的“世界高地”
總書記視察湖南后提出了構建“三個高地”。即:先進制造業高地、核心技術創新高地,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大戰略。我認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攀登先進制造高地是我們的使命。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盡管在世界上體量最大,但我們在產品技術、企業管理和行業生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才能真正攀上行業的“世界高地”。
從產品技術來看,中國原創性的產品相對較少,所以山河智能要做世界價值的創造者。
這幾年,山河智能盡管在一些產品上做到了世界首創,但企業要做的事還有太多。目前,山河智能的產品已在智能化、綠色環?;献龀隽顺煽儭T谥袊袌錾?,我們應該比外資企業發展得更好。
另外,我們在基礎理論、核心技術、高端配套方面自主創新的差距還是比較大。這是因為,中國企業在液壓元器件等一些高端制造方面只突破了制造門檻,但設計門檻拿出自主差異化產品還有待時日。只有我們同時解決制造門檻與設計門檻,才能真正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并且技術上也需要持之以恒的長期積淀。
另外,管理方面,行業在管理上的進步非常顯著。但中國工業文明的積淀畢竟還較短,百年老店的養成還要經過更長時間的洗禮。從行業生態來看,目前這種惡性競爭還是有增無減,產能過剩的陰影逐漸顯現出來了,工程機械是我國最主要的一個產品門類,我希望大家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創新的認知要提升到“品質”的高度。
總書記在山河智能講話特別提出,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今后我們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企業也像人一樣,其品質最重要,總書記將創新上升到衡量企業品質的重要標準。但是優良品質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必須通過長期修煉積淀養成,我們必須摒棄速成、粗放的發展模式,要大力推崇精耕細作的內涵式增長模式。
2、構筑人才高地,牢抓關鍵核心技術
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制造業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里。裝備制造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特別是高端制造業的研發制造,我認為它管理的關鍵程度、復雜程度、嚴謹程度都屬于最高端的位置,工程實踐方面還有很多短板需要攻克。中國現在處于工業化的初期,特別需要適應這一時期的價值觀,要勵精圖治、從長計議、崇尚實業。切忌心態浮躁、急功近利、一夜成名。
3、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我們非常高興湖南省政府將工程機械擺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但要高度重視產業合理布局,防止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和市場環境的惡化。比如,要解決工程部合理的轉包和工程撥款不及時的弊端。
4、要形成產業集群,形成以大帶小的產業格局
以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形成大企業為主、眾多供應商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這需要關注行業中大型企業的培育之外,還要深化扶持在技術或制造上有一技之長的小微型企業。常州有21萬多家企業,規模以上的只4千多家,企業間的差距非常大,小微企業多。在日本,很多企業只堅持做一件事,而且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會使產業鏈更加有序健康發展,也是構建一個高效良性市場的根本保障。
不要單純以規模評價企業,所謂的高地一般都不是靠一時的激情快速沖鋒所能達到的,而是要以持之以恒、長期堅守、堅韌不拔的精神與行動才能攀上高峰。中國制造業經過70多年的奮斗,規模已處于世界的頂峰,也有很多領先的技術。但下一步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我認為在制造業中間還存在大量細節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想做到極致,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它們的門檻看起來不高,但想全面突破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不能完全以規模來衡量企業的價值,要鼓勵企業管理者和研發人員長期聚焦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取得突破。
5、化解單邊主義,走雙循環之路。總書記說:我們要防止國際上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關門影響了我們的發展。我國是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我們有最完備的工業體系,我們要立足于自己,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我們越是這樣,國際上的循環就越要向我們接軌。只要是想要謀發展的國家、地區,也都離不開中國這樣一個大循環,…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這是中國的國策。其核心的內容就是要強化自身,以內循環為主帶動外循環,加強引力效應,化解單邊主義。
總書記講我們要立足于自己,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句樸實無華的指示特別重要。山河智能這幾年在產品研發和制造上下了功夫,雖然市場有所下滑,但我們在美國和歐洲還是獲得了很大的增長,這也是內循環帶動外循環的一個案例。
制造業拼的是韌勁與定力,山河智能21年的拼搏養成了不一般的韌勁與定力,我們將聚焦新形勢、新變化,搶抓新機遇,展現新作為,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