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事記
2018年12月13日14:34
一月
1月1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與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張儀理事長在“2017中非友好之夜”活動上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今后將本著“務實合作、發展共贏”的原則,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搭建起貿易信息交流的平臺,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開拓非洲市場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提升企業價值。
1月14日,國產首臺最小直徑敞開式硬巖隧道掘進機(TBM)在長沙中國鐵建重工集團下線。該掘進機的下線標志著我國高端地下裝備制造自主創新能力完全升級,極大拓展了掘進機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應用,提升了“中國制造”的整體競爭力。
1月20日,艾迪精密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工程機械屬具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
1月20日,全球知名建筑及道路設備制造商法國法亞集團議定收購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旗下的道路設備事業部,包括其全系用于建造瀝青路面及路基所用的壓實設備、攤鋪設備及銑刨設備產品,通過收購進一步增強集團道路建設及養護設備的整體戰略地位。
月內,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跨境電子商務首創第一大單的徐工首批5臺越野輪胎起重機起運中美洲加勒比地區,這是大型工業品跨境電商的嘗試與創新,既減少了溝通成本,還拓展了銷售渠道,高效實現了備件與整機的實際出口業務,為工程機械出口開拓了一種新型商務模式。
二月
2月17日,原國家工業機械部直屬的一類綜合性研究院所--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籌備,全面完成改制各項準備工作,整體轉制為公司制企業,并正式更名為“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月
3月7日,為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加強外貿品牌建設,擴大自主品牌出口,提升自主品牌海外形象,促進貿易強國進程,受中國商務部委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在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的支持和協助下,以CONEXPO-CON/AGG2017為平臺,首次開展“中國工程機械品牌國際推廣活動”。通過聯合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促進我國工程機械自主品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四月
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國家級新區。該新區的設立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寶貴機遇。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鐵路、地下管廊、地熱開發、機場和軌道交通等建設將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千億元市場,給相關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4月5日,全球第二大工程機械制造商小松集團宣布37億美元收購世界最大的獨立采礦裝備制造商美國久益環球,以增強其井下采礦設備的核心競爭力。
德國時間4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一行5人到徐工歐洲公司參觀考察。對徐工在國際化、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和中德合作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進一步加強兩國之間、兩個企業之間的文化交流,為兩國新的發展奠定一個文化的基礎和底蘊。
月內,方圓集團自主研制開發HZS120D型混凝土攪拌站成功實現無線控制,這是世界上首臺混凝土攪拌站全功能無線控制系統。在攪拌站行業掀起了一輪新的技術革命,必將成為新的亮點,創造出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
4月18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組織制訂的“二手工程機械評估師(編號:T/CCMA0048-2017)社團標準”頒布實施。
4月,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英文全稱(China Constrction Machinery Association)首字母“CCMA”組成的LOGO圖形及字母組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成為“注冊商標”。申請商標注冊對于保護協會30多年來在工程機械行業樹立的行業服務品牌形象和良好社會聲譽、規范協會所屬各分支機構及會員企業、相關從業者在開展行業相關服務及產品銷售時的行為,防止濫用、冒用和不正當使用“CCMA”標志,以維護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品牌、形象,建立行業與企業的市場誠信,促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五月
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行到中聯重科開封工業園考察。在農機裝備制造基地,總理登上一輛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PL2304大馬力拖拉機駕駛室內參觀,他說: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馬力拖拉機,“中國制造2025”更需要大馬力發動機。在考察服務信息中心時,總理表示企業開發的工程機械物聯網云平臺生成的數據對國家宏觀決策很有幫助。
5月11日,由廈門易工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易工工程機械云平臺”宣布上線。這是一個專注服務于工程機械車主與維修人才的綜合性行業服務平臺。立足行業痛點,聯合行業上中下游優質資源建立行業合伙人制,通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整合全行業優質資源,涵蓋工程、車輛、司機、配件等,為車主實現快速報修,幫助技師提高收入,幫助整個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讓全產業鏈互利共贏,讓工程機械服務更簡單。
5月16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沃爾沃集團創新峰會上,沃爾沃建筑設備推出一款小型純電動挖掘機EX2。該機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能夠實現零排放。相比傳統機型,其效率提高了10倍、噪音水平降低10倍、總體成本也有所下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臺小型全電動挖掘機的概念機。目前該機型還處在樣機制作階段,暫未列入批量生產計劃。
5月21日,中聯重科發布公告,宣布擬以116億元人民幣向盈峰控股、弘創(深圳)投資中心、廣州粵民投和上海綠聯君和出售中聯環境產業公司80%的股權,創下了中國環境產業最大交易案。此輪交易,讓中聯重科搶抓機遇,為迎接自2016年三季度以來工程機械的行業的強勢回歸備好資金。
5月25日,全球最大扭矩步履式旋挖鉆機SWDM600W發布儀式在長沙山河智能工業城舉行,標志著山河智能在地下工程裝備領域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再次彰顯“地下工程裝備專家”實力。
5月27日,國內首臺再制造TBM在重慶下線。該產品的下線為中鐵隧道局集團下一步盾構再制造產業集約化發展、建設國內大型盾構再制造基地打下了基礎。此類價值高、附加值大的大型設備再制造,不僅節約成本,更能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符合國家“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要求,有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月內,全球最大起重能力履帶式起重機徐工XGC88000獲歐盟CE證書,標志著中國最高端的履帶式起重機成功拿到打開歐洲高端工程施工市場的金鑰匙。
六月
6月1日,全球領先的美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約翰迪爾以4.357億歐元的價格完成對全球道路施工機械設備領域中領先制造商德國Wirtgen(維特根)集團的收購。這是自卡特彼勒收購比塞洛斯以來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最大并購案。
6月13日,IPAF(國際高空作業協會)第六次亞太峰會在長沙召開。這是IPAF亞太峰會首次在中國舉辦。本次會議以安全為導向,深入探討協同創新,共同推進高空作業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會議的成功召開對高空作業平臺在亞太特別在中國的發展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6月15日,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信息發布會在天津召開。會上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名單,工程機械行業有15家企業入圍,行業排名第二,由此可見工程機械作為機械行業的支柱地位不可動搖。
6月17日,《單鋼輪振動壓路機能效評估方法》社團標準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提出立項。
6月26日,鐵建重工研制的國產首臺雙護盾硬巖掘進機(TBM)在蘭州市水源地建設工程項目以單班安裝管片19環、最高日進尺54.16米、最高周進尺277.623米、最高月進尺988.969米的成績打破了2016年12月保持的906米/月施工紀錄,刷新國產雙護盾TBM施工紀錄。
6月26日,鐵建重工自主研制的首臺出口俄羅斯盾構機DZ397順利完成驗收,設備將應用于莫斯科地鐵隧道施工,是國產盾構機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又一創舉。
6月29日,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恒天整體并入國機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恒天與國機集團重組方案的確定,讓央企數量降至101家,這離此前國資委定下的“將央企數量降至100家”的目標更進一步。
月內,由中車齊齊哈爾公司研制的高鐵救援起重機通過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試用評審,這種救援起重機填補了我國高鐵救援起重機研究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多項技術創新。
月內,由英國KHL集團主導發布的ACCESS行業全球制造商2016年銷售額排行榜中,浙江鼎力年增長幅度最大,達到44.98%,躋身世界前二十強,在細分的自行走高空作業平臺領域是唯一一家挺進世界前十強的中國企業。
月內,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年度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工程機械行業克服多年市場需求持續下降,企業經營難度較大,行業發展面臨考驗的困難,堅定不移實施優化結構、轉型升級、強化管理、提升效益等舉措,在國家一系列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政策措施影響下,行業發展狀況出現了積極的變化,2016年下半年工程機械企業經濟效益和主要產品產銷情況獲得了極大改善。經協會統計匯總,在扣除不可比因素、重復數據和非工程機械產業營業收入之后,2016年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4795億元,比2015年增長4.93%。
七月
7月7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23號標準公告,確定:土方機械冷卻風扇聲功率級的測定半消聲室試驗方法(編號:T/CCMA0049-2017)和土方機械動力總成懸置系統振動試驗方法(編號:T/CCMA0051-2017)社團標準頒布實施。
7月7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也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正式貫通,這也意味著大橋實現了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從該項目建設伊始,工程機械設備制造商--中聯重科的拖泵、船用布料機、泵車、塔機、全地面起重機等20余臺高端設備即深度助建大橋建設,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了可靠的裝備保障。
7月12日,以“共享關懷?共創未來”為主題的山東臨工“中國好司機”年度公益活動于甘肅酒泉啟航。標志著這項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最具國際影響的公益活動進入第五年。
7月14日,約翰迪爾中國地區的首款10噸級產品--E140LC挖掘機在天津工廠正式下線。E140LC采用約翰迪爾PowerTech4045四缸4.5升柴油發動機,功率高達84千瓦,行業中唯一采用了濕式缸套。具有一鍵增壓、自動怠速、降低油耗的優勢。
7月22日,徐工以“新外觀、新形象、新品質”為主題發布中國龍三新系列銑刨機,XM353、XM503、XM503K、XM1003、XM1003K、XM200K六款銑刨機產品,外觀采用“中國龍”工業造型設計,大、中、小型6款銑刨機技術領先國際,榮獲發明專利10余項。同時,精確找平、智能溫控、徑向液壓離合控制和機械鏈傳動驅動銑刨鼓等為徐工獨創,開行業之先河。
7月24日,徐工集團成立哈薩克斯坦公司,將為中哈產能合作提供了一個新平臺,為哈薩克斯坦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
7月30日,中聯重科4臺ZTC起重機在內蒙古朱日和助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直播,彰顯了國家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的實力和大國重器的魅力,是中國裝備制造走向強大的縮影。
月內,由中聯重科主導編制的國際標準ISO19720-1《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混凝土及灰漿制備機械與設備第1部分:術語和商業規格》獲得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正式出版發行。該標準歷時三年完成,同時也是ISO/TC195中,第一次由來自中國的技術專家牽頭組織制定的標準。標志著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主導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實現了從輸出產品、技術,到輸出標準的跨越。
月內,在《財富》雜志發布的2017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全球第一大工程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以385.37億美元收入排名第264位,再次領跑行業。
月內,全球首創徐工交流電傳動技術XDA60E鉸接式自卸車正式下線。該產品的下線,填補了全球在露天電傳動鉸接式自卸車上的空白,標志著徐工挖機在礦山機械高端制造領域邁出了更堅定的一步,助推了中國礦山開采向“智能化、安全化、清潔化、效益化”轉型升級。
月內,由徐工集團研制的全球首臺八軸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徐工XCA1200完成交付。
八月
8月1日,由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自主研制的我國最大直徑敞開式TBM“彩云號”在昆明下線。該設備標志著我國硬巖掘進機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9米以上大直徑硬巖掘進機的空白,改寫我國鐵路長大隧道項目的機械化施工長期受制于人的歷史。
8月1日,中鐵裝備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腦導向三臂鑿巖臺車在新鄉成功下線,標志著中鐵裝備三臂鑿巖臺車產品逐步實現系列化。
8月4日,徐工高空作業平臺批量出口歐洲高端市場交付儀式隆重舉行。這是徐工高空作業平臺首次實現歐洲市場批量出口,標志著徐工高空作業平臺進軍國際高端市場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8月7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研制的直徑15.01米國內最大直徑海底隧道盾構機在廣州下線。該設備具備超聲波地質探測功能,標志著中國跨海隧道盾構施工技術進入了新階段。
8月8日,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獲悉災情后,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應急領導小組,統籌指揮協會相關人員快速與行業相關企業取得聯系,詢問救援設備及人員調集情況,并與有關部門主管應急救援工作的領導取得聯系,就協會及行業企業針對救災所做的準備進行匯報。行業企業--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集團、廈工、山推及國機集團等一批行業企業也積極行動起來,紛紛利用各自的人員、設備渠道優勢,第一時間就近調度災區附近適用于救援的工程機械產品及相關服務人員,進入災區協助地方政府、武警部隊開展救援工作,并根據災區救災工作進展需要,陸續加派設備及專業人員馳援災區。工程機械行業馳援九寨地震災區,集中體現出生產大型搶險救災設備的工程機械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組織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的光榮傳統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8月8日,以“創勢與共進”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品牌節在京舉行,三一重工榮獲最高榮譽--“華譜獎”,成為工程裝備制造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8月10日,徐工百臺環衛成套設備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發車儀式在徐工環境產業基地盛大舉辦。該項目涵蓋三大類7種環衛產品,價值數千萬元,刷新了中國環衛機械單筆合同額出口記錄。
8月10日,由山推承擔的國家863項目“面向工程機械動力總成全生命周期設計關鍵技術”在濰坊通過了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及專家組技術驗收。其中,司機耳旁及整機機外輻射噪聲均低于目前現行國家二階段噪聲限值5dB(A),得到了驗收專家組贊許。該項目的順利實施,也為山推后續面向市場的國四排放整機開發積累了豐富經驗。
8月14日,經工程機械專業評審組專家評審推薦,工程機械行業共有21項科技項目和新產品獲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其中:由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申報的“履帶式全地形車關鍵技術及裝備”等3個項目獲壹等獎,5個項目獲貳等獎;13個項目獲叁等獎。
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湖南開展執法檢查期間,到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工視察。對三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肯定,稱贊三一“是中國的一張名片”,“三一重工的名字,是中國的名字”,并希望三一“越辦越好”。
8月22日,卡特彼勒在中國東北、華北地區的唯一指定總代理商--威斯特中國的母公司澳柒控股集團宣布正式同利星行達成并購協議,交易價格為5.4億澳元(約合28.45億人民幣)。利星行收購威斯特是為了日后將工程機械業務獨立上市。
8月24日,由三一重工與江蘇省公安消防總隊聯合研發的38米重型粉劑多功能滅火舉高消防車在長沙三一產業園下線。該款消防車主要針對“金屬火災”研制,在國內尚屬首創,填補了國內金屬火災救援設備的空白。
8月24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三一集團以637.5億元的營銷收入位列第55位。這是它連續11年入圍中國民企前100強。在同期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名單中,三一集團位列第25位,蟬聯湘企首位。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推動制造強國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座談會,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代表制造業,圍繞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向李克強總理做匯報。
月內,由國機重工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組織并負責起草的兩項國際標準ISO10987-2:2017Earth-movingmachinery—Sustainability—Part2:Remanufacturing《土方機械可持續性第2部分:再制造》和ISO10987-3:2017Earth-movingmachinery—Sustainability—Part3:Usedmachines《土方機械可持續性第3部分:二手機器》正式出版發行。它填補了中國承擔土方機械國際標準制定的空白。對中國在土方機械國際標準領域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中國乃至世界土方機械再制造、二手機器等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月內,JCB發布全球第一款伸縮臂式滑移裝載機。這是一種全新革命性的新產品,比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滑移裝載機有著多達60%的前伸作業距離。這也是全球行業里第一款能挖掘低于車架位置1米深度的的滑移裝載機。而且可以比市面上滑移裝載機的最大作業高度高出8%。
九月
9月7日,“中聯杯”全國工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在中聯重科灌溪工業園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1支隊伍,140余名吊裝高手,在本次比賽上切磋技藝,加強交流。本次獲本次大賽最高獎項獲的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9月8日,國內首臺礦用全斷面硬巖快速掘進機“神盾重慶一號”在鐵法能源通用重機公司下線。該設備的下線,拉開了我國煤礦高瓦斯礦井巖石巷道快速掘進施工工藝革命的序幕,有效推動了信息化和工業化在煤機裝備上的深度融合,為我國煤礦企業早日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和科技強安目標提供了可靠的工藝理論基礎和強大的裝備技術保障。
9月20-23日,為滿足北京率先實施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四階段排放要求和雄安新區建設需求,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為主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2017)上,首次設立非道路移動機械四階段排放設備展示專區。集中展示工程機械行業新型傳動、節能控制、減排和環保等技術及產品,突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亮點,凸顯未來工程機械向綠色環保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現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人致力于倡導“造福子孫后代共建綠水藍天”的堅定理念和不懈努力。
9月20-23日,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制造商---日立建機攜最新5A系列的兩款油電混合動力挖掘機產品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2017),這是作為代表日立建機尖端技術和環境理念的產品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帶來新國標政策下的新一輪綠色革命。
9月22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聯合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BICES2017展會期間共同舉辦“一帶一路”工程機械國際合作論壇。本次論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要契機,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企業交流深化合作為主要目標。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在工程機械領域的貿易與合作交流,使工程機械行業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國家鼓勵國際產能合作的政策措施并結合自身優勢,乘著“一帶一路”東風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同日,《中國停車設施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發展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宣布:經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五屆四次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停車設備分會設立。中國建筑科學院北京建筑機械化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田廣范研究員當選為首任會長,劉慧彬高工當選為首任秘書長。分會秘書處掛靠設立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建筑機械化研究院。
同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用戶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首都新機場建設鋼結構施工技術與設備應用交流會”在北京新國展舉辦。通過此次交流活動,對我國大型鋼結構施工技術促進、增進施工方法、借鑒施工經驗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使得我們用戶工作委員會能夠為用戶朋友做到更佳滿意的服務,共同提高施工設備應用技術水平。
同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中非友好經貿發展基金會在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期間共同舉辦了首屆“中非工程機械合作發展論壇”。此次論壇為非洲駐華使館和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搭建了交流平臺,促進中非企業務實合作,實現雙贏。
9月24日,由鐵建重工、中鐵十四局聯合研制的國產首臺常壓換刀式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沅安號”在長沙順利驗收下線,該設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填補了我國國產盾構機常壓換刀技術領域的空白。
9月26日,由江蘇八達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并完成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即“雙臂手輪履復合式救援機器人”通過國家科技成果鑒定。其中液壓重載多自由度結構與控制技術、輪履復合救援設備底盤設計與應用、雙動力救援設備驅動技術、長臂重載多自由度控制與規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產品填補了國內、國際空白。
9月27日,柳工宣布其位于波蘭華沙的全球首個區域總部成立,同時位于波蘭斯塔洛瓦沃拉的全新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表明柳工致力于歐洲市場的開拓。
月內,首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電力驅動大型盾構機在天津東麗區重機園內中國一重天津重工有限公司下線,填補了我國隧道施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一項空白。
十月
10月3日,全球道路設備的領導者法國法亞集團確認正式完成對瑞典全系列筑路機械供應商戴納派克的全部收購,進一步加強其在道路建設和維護設備領域的戰略地位。
10月9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24號標準公告,確定:塔式起重機固定基礎設計規范(編號:T/CCMA0052-2017)和建筑起重機械多功能轉角式行程限位器(編號:T/CCMA0053-2017)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10月10日,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挖掘機生產基地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第十萬臺挖掘機成功下線了。這是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卡特彼勒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成功典范。
10月12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煤礦護盾式快速掘錨裝備成功交付。該裝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掘進錨護同步作業,解決了同類裝備掘進、錨護不能同步作業的世界性難題。有力推動了我國煤礦行業加快向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10月24日,47臺總價達2000萬元人民幣的柳工重型設備被中國政府作為支持菲律賓開展戰后重建的援助物質。這是馬拉維反恐戰爭勝利后菲方收到的首批重建工程機械。
10月26日,直徑達15.03米的泥水平衡盾構在中鐵裝備集團下線。這臺設備集合了超高承壓能力系統集成設計、常壓換刀刀盤技術、伸縮擺動式主驅動技術、雙氣路壓力控制技術、智能化程度高五大創新點,填補了國內關于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研制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品牌多年來一統全球超大直徑盾構的局面,標志著中國盾構的設計制造邁向高端化,正在全面搶占世界掘進機技術制高點。
10月27日,《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術語和商業規格》等5項國家標準發布會在中鐵裝備國家TBM產業化中心舉行。5項國家標準的發布為我國掘進機系列產品涉及的術語、定義、基本參數與型號等技術層面要素,以及掘進機產品設計、制造、運輸、拆裝、調試等安全要求,提供了規范和說明。大幅提高了國產掘進機產品質量安全,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
10月28-29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與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組織的“柳工杯”“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在柳工國際工業園舉行。本屆技能競賽設挖掘機、裝載機、高空作業車三個競賽組,來自全國14家企業集團的67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此競賽屬于國家級二類競賽項目,在預、決賽中考核合格的選手可獲中、高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并按照參賽人員數量比例晉升技師或高級技師;競賽還分設了“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操作技術能手”等多個獎項;獲得決賽第一名的選手可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通過維修技能競賽展現企業技術工人操作、調試和維修技能水平,營造重視技能,崗位成才的氛圍,交流并推廣先進的操作技法,構筑高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不斷激發全行業技術工人愛崗敬業、提升技能的熱情。
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前,李克強總理等國務院領導參觀了一個小型“工業互聯網”展覽。在三一集團投資孵化的“樹根互聯”大屏幕前,李克強總理向其他國務院領導介紹了“樹根互聯”工業互聯網平臺,并稱贊它是產業革命的“風向標”。
10月3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裝修與高空作業機械分會在無錫召開全國擦窗機行業發展工作座談會。針對行業發展方向和具體舉措提出了“三個必須”的總體解決思路。即:必須加強會員團結,依托會員集體力量,通過為社會提供更有價值服務,提升行業新形象,打造行業話語權;必須倡導“以服務價值求發展”的市場理念,自覺抵制低價低值,鼓勵優質優價;必須提高規范市場秩序的自覺性,通過行業協商制定形成本行業統一規則。
月內,安徽合力成功研發出重裝輕型12t三層堆高機。該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行業在該車型上空白,還進一步滿足集裝箱制造企業、中轉企業、港口等場所對20英尺空箱堆垛三層及轉運的需求。
月內,全球首臺自行式全回轉全套管鉆機--山河智能SWRC170自行式全回轉全套管鉆機首鉆成功,為解決復雜地質情況施工提供了有力武器。
月內,國內最大懸臂式縱軸掘進機——徐工XTR7/360懸臂式隧道掘進機下線,標志著徐工隧道掘進機技術躋身世界前列,引領隧道掘進機行業的發展。
月內,國家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聯重科憑借“工程機械遠程運維服務試點示范”成功入圍,并同時入選國家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示范項目。
月內,在國機重工(洛陽)有限公司通過校企聯合成功研制國內首臺智能遙控環衛壓實機。
月內,安徽合力成功研發出重裝輕型12t三層堆高機,并通過公司TR4評審。該機的成功研制進一步規劃和細分了堆高機搬運市場,填補了國內行業在該車型上的空白。
十一月
11月2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主辦的“中國工業車輛行業新技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此次研討會是中國工業車輛行業處在轉型升級中,以林德、科朗、合力、杭叉為主的工業車輛行業的技術高管們之間,從新能源和智能叉車等新技術之間的交流及合作的典范,是正確引導企業迎接新技術到來的指路明燈,對于引領和推動我國新能源和智能叉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修訂)正式頒布,正式確立了團體標準的法律地位,團體標準進入發展的新時代。這對于促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截至11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共發布了54項工程機械團體標準。
11月9日,柳工與控股股東柳工集團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協議約定公司現金出資54604.54萬元購買柳工集團所持上海金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51%股權。
11月1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筑路機械分會組織舉辦主題為“團結、共識、立信、引領”的中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高峰論壇,13家主流瀝青攪拌設備企業共同發出《關于促進全國瀝青攪拌設備行業良性發展的倡議書》。
11月12日,中國非公路用車行業領先專業生產企業---陜西同力重工與鄂爾多斯市錦鍇源科技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簽署《非公路運輸設備買賣合同》。該合同總價款達3.265億元。為此,同力重工發布了重大合同公告,稱該合同的履行對同力重工年度經營業績、市場份額、公司品牌影響力等產生積極影響。
11月19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組織、徐工集團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主編的《土方機械駕駛室臺架振動試驗方法》《土方機械動力總成懸置系統減緩性能試驗方法》《土方機械冷卻風扇聲功率級的測定消聲室和半消聲室試驗方法》和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編的《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控制系統通信協議》等四項土方機械團體標準審查會召開。此四項團體標準的制定符合國標委對團體標準“上水平、補短板、填空白”的定位要求,發布實施后,對行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月內,國內最大懸臂式縱軸掘進機XTR7/360在徐工下線。該設備結合國際先進技術及多年隧道施工經驗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主要針對中大斷面隧道施工需求設計,適用于地鐵、公路、鐵路等中、大斷面隧道工程。
月內,北方股份礦車駕駛室防落物防滾翻(FOPS/ROPS)試驗臺項目通過吉林大學工程裝備實驗中心專家鑒定。標志著北方股份擁有了國內最大的FOPS/ROPS試驗臺,有效解決了國內無法進行100噸級以上礦用車FOPS/ROPS試驗的問題。
月內,徐工集團等聯合申報的“公路建設與養護技術、材料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項目通過了交通運輸部2017年度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
月內,三一成功在三一SY215挖掘機上完成了數字化施工系統(DigitalConstructionSystem)的研發。這套系統是新一代數字化施工技術在國內的首次成功開發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月內,在杭州望江隧道工程現場,徐工自主研發的國內大噸位盾構機吊裝設備采用全新的施工工法,在滿足基本盾構吊裝需求的基礎上,副鉤配合主鉤同時變幅,完美解決刀盤吊裝過程中翻身難的問題,完成重達280噸的“錢江號”盾構機刀盤的吊裝。該吊裝工法為全球首創。
十二月
12月3日,浙江鼎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2000萬美元購買美國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CMEC發行的A類別股份62.5萬份,交易完成后將持有其25%股權。此次投資旨在完善海外市場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高空作業平臺市場--美國市場的布局。
12月4日,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簽訂臺北捷運萬大線CQ850、CQ850A標四臺盾構機供貨合同。這是國產盾構機首次進入臺灣地區市場,打破日本企業在臺灣地區30多年的市場壟斷。
12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名單,工程機械行業十項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其中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推薦參評的徐州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一種旋挖鉆機整機數據分析與試驗裝置”(專利號:ZL201210174200.X)和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五自由方向鉸接轉向裝置”(專利號:ZL201120270352.0)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
12月12日,習總書記就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到徐州進行考察調研時到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徐工集團進行了視察。考察期間習總書記就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他同時指出:“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必須邁過的坎,每個產業、每個企業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往前走。企業要以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習總書記在詳細了解徐工集團發展情況后,充分肯定了徐工在落實“三個轉變”(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勉勵徐工集團著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創新發展的好模式、好經驗。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不僅是對徐工集團的肯定和勉勵,也是對全行業的鼓舞和激勵,他關于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為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2月19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第25號標準公告,確定:工程機械動力換擋變速器可靠性臺架試驗方法(編號:T/CCMA0054-2017)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12月21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受工信部委托開展的《“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出口目標國產業政策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在京召開。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得當;研究報告結構合理、論證充分、數據資料翔實;針對每個國家提出的建議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助力企業對目標國出口并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此外,也有助于我國政府了解目標國產業政策等相關情況,為支持企業“走出去”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符合項目合同書的要求,取得了預期研究成果,同意該項研究結題。
12月21-22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掘進機械分會召開換屆大會。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修訂掘進機械分會工作條例的議案”、“關于確定輪值會長候選人、執行副會長候選人、副會長候選人、秘書長候選人的議案”和“關于調整會員單位和理事單位的議案”。會議選舉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機械制造分公司、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6家為副會長單位。選舉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曹文宏出任首任輪值會長,并按各副會長單位順序依次出任輪值會長。選舉江琳擔任分會執行副會長,宋振華擔任分會秘書長。
12月22日,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標委”)組織召開的“2017年度制造業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研究項目驗收”會議上,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承擔的“工程機械綠色發展標準需求研究”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的研究,對于中國工程機械綠色制造、再制造標準需求和體系建設、節能減排降噪標準需求和體系建設、綠色制造標準工作國際交流機制,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進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推進會上發布了2017年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T/CCMA0025-2014《輪胎式裝載機燃油消耗試驗方法》、T/CCMA0026-2014《液壓挖掘機燃油消耗試驗方法》、T/CCMA0032-2015《液壓挖掘機用雙聯軸向柱塞泵試驗室耐久性試驗》、T/CCMA0045-2016《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T/CCMA0046-2016《垂直振動壓路機》五項團體標準均符合綠色環保發展方向和國家提倡的綠色發展理念入選。
12月29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液壓管路布局規范(T/0055-2017)社團標準”發布實施。
月內,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195)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召開的第26屆年會上,中聯重科主導承擔的ISO19720-1《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混凝土及砂漿制備設備術語及商業規格》國際標準獲得通過,并且中聯重科再次被指定主導承擔一項新的標準——ISO19720-2《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混凝土及砂漿攪拌站安全要求》預研階段的工作。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主導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在國際標準領域完成了從“學習者”到“參與者”,再到“重要參與者”,及現在的“主導者”的角色演進,在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同時,有效提升了中國裝備制造的國際標準話語權。
月內,徐工XCS45純電動正面吊獲得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和型式試驗合格證,這標志著世界首臺純電動正面吊正式獲準上市。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