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建機銷售(中國)董事、總經理程曉明高層論壇(一)對話實錄
2023年04月23日11:14
2023年4月12日,主題為“新征程、新動能、新發展”的第二十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陜西西安隆重召開,日立建機銷售(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程曉明參與對話。
日立建機銷售(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程曉明
以下為對話實錄:
祁俊:請各位嘉賓簡要介紹自己以及所在單位的情況。
程曉明:去年11月,日立建機在國內的流通服務和金融服務等方面做了大的戰略調整,把進口機和在合肥生產的國產機合并到一個銷售渠道,公司更名為“日立建機銷售有限公司”。我在海外待了30多年,一直從事工程機械行業,是工程機械行業的老兵了。2018年回國到現在已近5年,今天非常高興能跟大家一起交流。
祁?。?/strong>關于行業價格戰問題,我個人的態度是堅決反對價格戰的同時也反對價格聯盟。請問大家如何看待價格戰?
程曉明:談起價格戰,一言難盡。談到價格,從客戶角度,我們要提供價值。價值一定是價格加上其它增值服務。但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客戶對價值的認同和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幫助,可能不會那么重視。可能簡單地把價值等同價格,這是客觀的市場和環境造成客戶產生這樣的認知的。作為外資企業,我們致力于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是讓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但不能因價格使得我們多年的價值服務理念付之東流。當然在滿足產品質量、性能的情況之下盡可能降低制造成本,這是企業應該做的努力。
從我們在海外經營的經歷看來,歐美市場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任何價格戰,包括日本的租賃市場,他們對社會責任有共同的認知,都在避免價格戰。企業的生存就是為了獲取利潤,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高質量發展不能狹隘的理解為產品的革新、更綠色、更加智能,更重要是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建議在座的各位,從自我開始,對價格要有清醒的認識,滿足客戶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同時,希望政府加強管控,政府與企業和客戶共同打造健康生態環境。
祁?。?/strong>日立建機是日資企業,我想問幾個共性的問題,一是你認為主機廠和代理商健康的關系是什么樣?是戰略伙伴,還是兄弟+朋友的關系?還是代理商是主機產的附庸?
程曉明:主機廠與經銷商的關系,一定是休戚與共的伙伴關系,一定要做到雙贏。具體到經銷商,各自有各自的定位,這才是所謂的伙伴。我理解作為經銷商:一、經銷商做客戶,做買賣是做客戶的結果;二、提供附加價值,比如從A轉到B,從左手轉到右手;三、要投資,因為做客戶是需要投資的,本身的實力一定與投資是連在一起。作為廠家:一、確定流通的整體戰略,這是廠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二、一定要提供和流通戰略完全相符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三、建立扶持管理經銷商的流通系統。
如何看待中國市場?我認為有三點:首先,在國際市場上,中國今后依然是一個最有魅力的市場。第二,客戶的需求變化,中國的客戶絕對是世界上最寬容的客戶。第三,中國客戶對企業的技術創新,飛躍式的發展比較認可,這絕對是對任何廠家都有利。
現在工程機械要做強,廠家的力量中60%-70%是供應鏈企業的力量。為什么華為能席卷全球,比亞迪能做到第一,一定是供應鏈做得好。從供應鏈的角度,中國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對于日立建機,一定是市場規模、產品多樣性、供應鏈穩定,這是外資企業繼續在中國市場耕耘的最主要的理由。
怎么對應市場份額減少的問題,外資廠商一致認為價格戰不行了。我覺得好辦法是:第一,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一定要滿足客戶的需求;第二,我們可以選擇客戶,但是客戶的需求一定是要全面對應。多年前,外資的品牌市場份額占比那么大,依靠的是設計品質、制造品質和客戶體驗品質。日立、小松、卡特這些外資品牌,現在品質依然是首屈一指。在經久耐用方面,日立的機器可以用1.8萬小時。產品的設計制造品牌都沒問題,但是設計品質,包括價格,客戶對各種工況需求,產品線的展開都是外資企業需要認真去對應的問題。最后是體驗品質,比如服務的及時性,這是我們外資企業要向國產品牌多多學習的地方。
祁俊:最后請從各自的角度或者你所服務企業的角度,提出對2023年工程機械市場趨勢的判斷
程曉明:市場前低后高,國外市場會慢一些,國內市場能稍微快一點。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