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事記
2023年05月06日13:32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
十月
月初,泰凱英海外第二個區域服務中心正式在科特迪瓦阿比讓啟動運營,這是泰凱英繼2021年巴基斯坦區域服務中心之后,在海外落成的第二家區域服務中心,標志著泰凱英在國際化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0月11日,三一重工長沙18號工廠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業領域燈塔工廠名單。這是繼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之后再次獲此榮譽的第二座燈塔工廠,代表了中國制造的領先實力。
10月12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塔式起重機爬升液壓系統》(T/CCMA 0138-2022)正式發布。
10月13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履帶式吊管機維修工時定額》(T/CCMA 0138-2022)團體標準。
10月18日,柳工電動裝載機第2000臺正式下線,柳工在工程機械行業率先突破2000臺,創造電動裝載機新的里程碑,彰顯了柳工在電動裝載機行業的絕對領導地位。
10月19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塔式起重機標識》(T/CCMA 0140-2022)正式發布。
10月20日,經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批準立項,由鏟土運輸機械分會組織的《平地機輔助找平系統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土方機械電控手柄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挖掘裝載機燃油消耗量試驗方法》和《挖掘裝載機熱平衡性能試驗方法》四項團體標準編制啟動會暨草案研討會采用線上方式成功召開。
10月31日,三一重機在昆山正式發布近40款新一代國四標準挖掘機,實現全系列挖掘機的國四升級換代,向世界展示創新引領的實力。
月內,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土機產品成功入選山東省工信廳第七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獲此榮譽,充分體現了山東工信廳對山推推土機在市場占有率、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肯定。
月內,由鐵建重工和中鐵十四局聯合打造的國產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新穿越號”順利完成1139環管片拼裝,單月推進288環,進尺達到576米,平均日進尺19.2米,創造了全預制超大直徑泥水盾構國內最快紀錄。
月內,臨工首臺380馬力大型礦用平地機G9380H正式下線。大型礦用平地機是臨工礦山綜合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滿足大客戶施工需求,優化服務,提升區域市場具有重要意義。380馬力平地機的開發可以搭建臨工大型礦用平地機平臺,完善平地機產品線。標志著臨工礦山綜合解決方案日趨完善與成熟。
十一月
11月1日,三一重機全球研發中心在昆山正式啟用。該全球研發中心總投資近20億元,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可容納5000多名科創及高級管理人員同時辦公。此舉是三一重機立足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11月4日,柳工華中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將打造集高端裝備、人工智能應用為一體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智造產業基地,這也標志著廣西柳工與江漢建機攜手發展邁上新征程。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5000臺塔機和10000臺施工升降機的年產能,實現工業年產值50億元,帶動構建百億建筑機械產業集群。
11月7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裝修與高空作業機械分會《擦窗機使用維護手冊編制規則》、《高處作業吊籃和擦窗機檢查、維護與操作安全規則》和《異型吊籃安裝、拆卸、使用安全技術規程》三項團體標準順利通過審查。在行業未來發展、產品技術要求、用戶使用安全等方面起到規范作用,推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11月8日,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
11月9日,2022年度山東省科技領軍企業和首批科技小巨人企業名單正式發布,英軒重工從200家企業脫穎而出,榮登“科技領軍企業”榜單。獲此殊榮,充分體現了山東省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山東省創新發展研究院對英軒重工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培養等方面的肯定。
11月1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徐工2600噸起重機,在三峽新能源山東昌邑柳疃50兆瓦風電項目現場完成首吊,實現了作業效率和起重性能的新突破。該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可達到2600噸,特別是在160米起吊高度下,可實現173噸的極限吊重,再次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機最高最大吊重世界紀錄。
11月19日,同力股份研發的“TL885T非公路寬體自卸車”、“TL89系列非公路寬體自卸車”、“TLE105純電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TLY751非公路移動式加油車”、“TLD125非公路礦用自卸車”5項新產品項目順利通過了陜西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其中,1項產品主要技術性能國際先進,4項產品主要技術性能國內領先。
11月21日,四年一度的全球頂級足球賽事——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在卡塔爾開幕。據協會不完全統計,在這屆世界杯中,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徐工、三一、中聯重科、中鐵裝備等提供的各型設備全程參與了8座世界杯場館的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國裝備達得了世界領先水平,國際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
11月23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關于表彰“十三五”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創新團隊的決定》。此次工程機械行業有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尹曉荔、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李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楊雪松、葛立銀,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楊錦霞,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張強、黃越峰獲評“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
11月24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兩項團體標準《液壓挖掘機排氣污染物車載測量方法》T/CCMA 0141—2022及《輪胎式裝載機排氣污染物車載測量方法》T/CCMA 0142—2022正式發布。
11月28日,由柳工承擔的2018年智能制造專項“土方機械關鍵技術裝備遠程運維服務綜合標準化與試驗驗證”項目順利通過驗收。該項目切實推動土方機械關鍵裝備遠程運維系統的標準化建設及智能運維服務,為柳工智能服務技術發展,為國家智能制造及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11月29日,由鐵建重工和中鐵十五局共同打造的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在湖南長沙下線。“夢想號”整機高約10米,開挖直徑達23.02米,是迄今全球開挖直徑最大的掘進機,填補了掘進機產品型譜的世界空白,標志著我國地下工程裝備的科技攻關又上新臺階。
月內,由永茂建機自主研發的STF3080-200t和STL4200-200t超大型動臂式塔式起重機,雙雙入選遼寧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充分體現遼寧省對永茂建機在產品、技術創新等方面給予了肯定。
月內,臨工首臺10噸級國四大型L9100H裝載機正式下線,該設備滿足國四排放標準,采用多項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在零部件可靠性、燃油經濟性及操作舒適性等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月內,中鐵裝備研制的國內首臺礦用可變徑敞開式TBM“中鐵1159號”正式下線。該設備開創了礦用TBM變徑設計的先河,滿足了一臺設備開挖不同巷道斷面的現實需求,標志著礦山領域掘進機技術綜合設計水平再上新臺階。
月內,江蘇省工信廳公布了第七批江蘇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名單,徐工金融服務平臺榮獲“江蘇省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稱號,也是江蘇省首家上榜的融資租賃平臺。
月內,《中國工程機械》雜志社發布“2022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本屆全球50強中有12家中國企業入榜。其中徐工集團位居全球第3位,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同時進入全球10強。此外入榜的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還包括:柳工、鐵建重工、山推股份、龍工、山河智能、臨工重機、濰柴雷沃工程機械、星邦智能、北方股份。
十二月
12月1日,非道路機械四階段排放標準如期切換實施。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自12月1日起,全國范圍實施國四標準,生產、進口和銷售560 kW以下(含560 kW)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及柴油機須滿足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階段標準。國四標準的實施,推動了我國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排放污染控制邁向新階段,對低排放階段的非道路設備逐步退出市場起到助推作用。同時,排放控制水平與技術要求與歐、美現階段標準相當,實現國際接軌,在整機實際排放測試等方面更加先進,有助于提升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開啟工程機械行業能源變革的行業浪潮。
12月6日,由多臺工業機器人組成的三一成套智能化生產線,乘船發往新加坡,這是三一集團以及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次出口成套智能產線。此次三一先進智造又一次邁出國門,充分體現了中國制造的魅力。
12月7日,鐵建重工自主品牌TBM“茉莉號”在菲律賓卡利瓦大壩項目引水隧洞工地順利通過調試驗收,并成功始發,這是鐵建重工出口菲律賓的首臺盾構機。
12月8日,安徽合力發布公告稱,擬與子公司安徽合力工業車輛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600萬元人民幣(約500萬美元),投資設立合力歐亞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
12月9日,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完成公示。繼長沙18號工廠后,三一北京樁機工廠和三一重裝沈陽智能工廠同時上榜。由此,三一集團已擁有了3座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在行業遙遙領先。
12月10日,柳工挖掘機智慧工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占地面積745畝,總投資突破100億,項目建成后將在柳州基地形成年產中、大型柴油動力、電動液壓挖掘機2萬臺套以上的產能。項目按照“綠色、智能、精益、柔性”定位,旨在打造應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數字化標桿工廠。是柳州市深入實施“實業興市,開放強柳”的重要項目,是加快建設柳州市現代制造城、打造萬億工業強市的關鍵載體。
12月12日,山東臨工與廣西美斯達在南寧產投集團共同簽署了新能源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資源,訂制化開發礦山專用的電動新產品,助推先進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5日,中聯重科在智慧產業城土方機械園發布了14款綠色零部件、32款新能源主機產品,并推出行業首創的智慧施工成套解決方案。此舉彰顯中聯重科引領行業綠色、智能發展的雄厚實力。
12月17日,臨工集團建廠50周年慶典在山東臨沂盛大舉行。成立于1972年的臨工,從工程機械起步,50年來始終如一、腳踏實地的專注于工程機械設備的制造和研發,一步步轉型跨越、創新發展,實現了裝載機行業第一、挖掘機行業前三、工業智能裝備行業領先的驕人業績,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大型工程機械集團、工信部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山東省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山東省工程機械產業鏈“鏈主”企業,為中國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2月23日,山河智能“混合動力挖掘機控制系統”憑借在提高挖掘機作業效率的同時,能顯著降低發動機油耗,降低二氧化碳放等優勢,榮獲2022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工業APP數字節能與環保成果轉化獎”。獲此榮譽,體現了工信部和湖南省政府對山河智能產品的認可。
月內,柳工首臺電動剛性自卸車DR50C-E在常州成功下線,標志著柳工在電動剛性車領域開啟新的篇章,技術上邁出全新的一步。
月內,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掘進設備國產SCADA系統在深圳地鐵13號線正式投運,該系統是我國首套基于國產飛騰芯片、麒麟操作系統開發的掘進設備SCADA系統。此次投運標志著自主CPU在關鍵行業應用領域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
月內,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排行榜發布。排名前十的企業,工程機械行業占據半壁江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3705.45億元)位列第一,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500.98億元)、三一集團有限公司(1545.60億元)、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1167.96億元)、分別位列第二、第四和第五名,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671.31億元)位列第七。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板塊,2012-2022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產業規模更加合理,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碩果累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國產工程機械國內市場滿足率從2012年的不到90%提高到目前的96%以上,挖掘機、起重機、裝載機等主要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