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恒日董事長楊馳升在“創新、超越、拓展國際市場論壇”中精彩發言
2013年11月29日21:43
企業談創新比較多,創新不是一個新課題,過去創新,今天創新,未來還要創新。講創新驅動不意味著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才開始創新,創新對于企業來講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北京恒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作為代理商,從自身角度來分析企業是如何進行創新的。
本屆論壇嘉賓說的很好,很多領導已經說行業走出困境了,企業已經活下來了,實際上代理商還沒有生存下來,當許多人不理解代理商沒有生存下來的時候,很多代理商已經死了或者已經在重病監護室,所以,代理商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弱勢群體。能坐到本屆論壇當中討論創新問題感覺很榮幸,以下介紹北京恒日在創新方面的舉措。
第一、創新文化
北京恒日的文化體系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五個強化點,一個中心的總戰略使命遠景價值觀,兩個基本點就是恒日精神:恒心恒力,日精日進,五個強化點是:標:對標;行:執行、行動;快:速度要快;變:創新求變;情:情況發展。
這里面有兩個點是創新的,一是恒心,就是用心做事,別人做了,你比他做的好,別人做的好的時候,你已經變了。二是變文化。變,提出來主動求變,用心做事,不變就死,變不一定活,不變就死。所以,提出來從文化上,企業有一種基因就是創新的基因,不能跟著別人一起跑。為此,做了一些實驗,北京恒日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工程機械城,在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過渡的時候,北京恒日擁有第一個工程機械城,打響了從計劃經濟,到看不到市場的工程機械,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新。北京恒日在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在第一次宏觀調控篩檢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非常的難過,很多企業,國有的流通企業全部倒閉,北京恒日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就是做易貨貿易,企業沒有發動機,就把煤換鋼換發動機,使企業存活下來,這是北京恒日的經驗和思路。
第二、轉型
北京恒日發現行業不景氣,立刻提出賣最好的產品的理念,提供最好的服務,選擇山推、柳工等企業產品,所以,恒日作為專賣,最新的一次創新是提出了恒日不是代理商,是服務運營商,現在不是簡單的賣產品、修產品,因為這樣做解決不了服務的需求,企業是為客戶服務的,不是為制造商服務的。很多代理商只是完成制造商給它的市場占有率的任務,而沒有滿足用戶的需求。
所以,在創新實踐方面,未來計劃做到以下幾點:
1、服務方面
服務上過去大家關心的是什么呢?機器壞了,去修,修的快,有的企業說8個小時到現場,有的企業說6個小時就可以到現場,有的企業說6個小時,別的企業就說1個小時就可以到,企業之間都說吹牛。但是,哪個企業的服務好呢?都說自己的服務好。恒日現在提出來,不管服務時間,關注的不是機械的壞,關注的是機械不壞,沒有壞之前,讓用戶評估,提出的無憂管家,客戶不要操心,盡量使設備少壞,客戶可以打球、打麻將,不要說到時候壞了打電話找人,去了還修不好,有的代理商介紹經驗,為了使用戶感動,很快去了設備現場,去了以后怎么辦呢?不會修,又把設備就裝到車輛里,把油往身上抹,看到很可憐,這里有一個問題,我拿一點東西過來,其實他不會,這種做法。
2、價值方面
服務上關注的是機器不壞,經營上關注的不是客戶有沒有潛在的需求,關注的是客戶的成功,客戶認可企業的產品,認可企業服務以后,你賺錢了沒有?你成為行業老大了沒有?成為地區老大了沒有?所以我們關注的客戶的成功,為客戶創造價值。
3、管控方面
企業人也不少,恒日提出一個管控模式,過去可能關注的是結果,現在關注的是過程管理,所以說企業做大了,過程管不了,結果不會好,所以,現在特別重視對過程的管理。在這方面有很多最新的研究,比如,一百張表,一百張數據能反映公司的問題,各個層面來反映。所以說通過方式等等,當然管理標準化、職業化,企業通過IT手段去管理,所以,管控方面主要是關注過程的管理;人才方面,過去一個口袋,一個腦袋,關心員工的腦袋,考慮員工有沒有思想問題,有沒有知識問題,有沒有能力問題,經驗培訓他去,提出了成長的搖籃。第二個我們發現這個還不夠,員工從很傻的時候到很有能力,最后還不行,關注他的口袋怎么樣,有沒有錢?又開始關注口袋,更重要的關注口袋,因為這個是比較難突破的,搞培訓投入可以,把錢分給他,多多的分給他,你做得到嗎?比較難,所以我們提出來關注他的口袋,口袋決定腦袋。我們提出來創新人才方面,這方面的創新。
另外,恒日現在不是一個服務簡單意義上的代理商,代理只是企業的一項業務,恒日做了一個客戶節,有3000~4000人參加,賣了500臺車,銷售5個億,確實是很震撼,恒日做了一個品牌發布會,這就是公司未來要做的事,也是公司的戰略、一項巨大的創新。
價格戰是一個很蠢的事情,打價格戰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企業是在賣產品,賣價值,你的產品價值值這么多錢,你為什么要降價?客戶買的不是價格,是買你的產品能夠賺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不敢開價,不相信自己產品,敢開價,敢出這個價,就很自信,這個產品就很好,為什么要便宜賣?我跟他們講營銷,讓利就是讓益,我們有一個業務員找我,這個不理解,讓利就是讓一這個怎么理解?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價格都讓完了,沒有利潤,怎么去盡義務呢?怎么可能給他做售后服務呢?怎么為客戶的價值鏈提供服務呢?這是不可能的,是不想盡義務,所以是讓益的,所以這是一個很蠢的事情。希望廣義上,包括服務,包括免費送零部件,包括國外,不要錢給客戶東西,不光是一個價格,給客戶的利益是多少,自己留了多少,拿出多少錢給客戶服務?所以,不能把自己都給掏空了,掏空了確實不值這么多錢,按照這樣的來做,其實在國內搞價格戰,不好控制,在國外搞價格戰好控制,因為中國人對中國人太了解,客戶老來折騰我,拿著一個包,你5萬,他3萬,你3萬,你出不出2萬?比如說公司搞展銷會,他們做的很好,就跟客戶講,說你們現在是不是心情很好?太爽了,你們覺得很美嗎?很牛嗎?不是這樣的,你們現在不是吃喝,也不是買便宜貨,也不是買垃圾,你最后是要賺錢的,沒有免費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要小心這一點,在北京恒日這里買,能賺錢,企業關注的是客戶的成功,關注的是客戶的機器不壞,不要認為便宜的就是好事。恒日有一個大用戶,買了差不多有幾千萬的產品,有一個代理商,先不要錢送給你,你在我這里用行不行?這個用戶說了,給你算一筆帳,別說不要錢給一臺,以后不要錢了,不要錢給一臺也不要,把客戶氣的夠嗆,給他算了一筆帳,他就跑了??蛻艟驼J識到這種程度,這是老客戶。
國際市場更不好說了,A產品說同樣的裝載機,他賣20萬,我賣25萬,你為什么賣25萬呢?因為中國就貴五萬,根本不知道中國賣多少錢的,你完全就可以說我就比他貴5萬,因為服務比他好,產品比他好,很多東西比他好,這些東西沒有辦法比較。你說一臺機器5萬有區別嗎?能說得清楚嗎?是說不清楚的,所以,價格戰有時候是企業自己心虛的表現,也是別人敢出牌的表現,這是可以控制的。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