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起重機分會會長蘇杰在“創新、超越、拓展國際市場論壇”中精彩發言
2013年11月29日22:35
眾所周知,近些年在各個分會或者子行業當中,工程起重機行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最近十年增長速度非常快,但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后,現在的狀況比其他行業要差很多,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
首先,過去十年整個行業是在迅速增長中發展,無論是從企業的規模、經營、效率、產品種類還是市場容量以及用戶群體等一系列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給起重機行業帶來了非常豐富的想象力,但是,起重機行業并不是一個非常熱度、非常高或者非常大的行業板塊,卻變成了很多人,包括產業投資人和非產業投資人都在關注的行業。傳統企業在努力的去做,也有很多非傳統或者本來不再這個行業當中的一些投資人都在關注起重機行業的發展。一方面產能迅速的擴張,曾經預期在十二五期間有一個快速的增長,但是這個預期是在前期國家經濟高度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的,并沒有考慮整個市場發展的匹配程度和企業基本愿望訴求之間的關系,只有良好的互動才產生這樣的結果。
目前,行業面臨很大的困難,兩年來輪流滾動的下降,現在應該說攔腰取一半,這樣的狀況存在。再加上這些年來為了消化自己的產能采取了各種各樣的市場促銷行為,使得行業的競爭形勢愈加慘烈,同時,起重機行業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行業,是受國家環保和道路法規限制的行業,也就是說它是一輛汽車,是在路面上行駛的一種特殊作業的車輛和起重機,所以就受到了跟商務車輛一樣的限制,這個限制給行業這些年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糾結,同時,無法準確的判斷由于國家排放政策的出臺給該產業的下一步影響,比如產品升級,生產制造技術的準備和安排以及如何消化階段性產品存量,現在都擺在我們的面前,都是非常糾結的事情。
雖然從個體上來講,比如起重機行業也形成了比較集中的大企業、領軍企業,比如徐工等,但是,即便是大企業也很難影響到國家政策對行業的良性發展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措施,來影響行業的發展。我贊成昨天有一些人在會上講的,環保政策對一個產業推動來講,不應該是一個武斷的方式,應該給這個產業一定的準備時間,給一定的行業支持,給一定的配合限度,但是現在沒有人考慮這個問題,恐怕給行業企業下一步的整個運營都將帶來很大困難。
今后,起重機行業應該回歸到理性發展的一個起步階段,我剛從日本回來,日本人跟我講,中國這些事看不太懂,但是,第一、肯定每一個單體企業感覺到了市場的疼痛,不是像前幾年非常紅火的市場情況下,只考慮如何快速發展的簡單問題,而是考慮到綜合性發展,也就是行業內講的要升級換代。第二、規范行業市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三、行業企業之間不信任,短期內能否達到行業完整的信任體制和規范性的制約機制不能確定,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方面是不是應該讓外國人說中?我覺得很不服氣,但是也很無奈。作為行業協會,特別是起重機行業分會,分會也力圖對所有的成員企業,特別是主流成員企業,讓這些企業主動做好規范行業行為,使行業迅速在這個基礎上健康發展,這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情。今后,無論創新也好,超越也好,開拓國際市場也好,都是主機廠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簡單的市場手段應該迅速的過去,使產品能夠迅速升級,形成能夠有持續創新能力,持續國際化能力的產業群體,是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任務,也就是2014年進入到十二五中后期以后,行業要抓緊時間利用當前的市場形勢來改變行業的運作態勢,這是必須要面臨的現實問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四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結束以后,起重機行業馬上開行業會,主題就是面對殘酷現實,整理企業思路,回歸理性發展,使企業回歸到價值所在的點上,這是行業當前面臨最重要的任務。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