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精密機械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愛明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論壇”中精彩對話
2013年11月30日00:17
川崎液壓件屬于川崎重工七個子公司之一,從1916年開始生產液壓件。川崎最早起步是在船用液壓件,在全世界的船用液壓件份額占到35%。其次是在產業機械上,產業機械到中國來得比較早,當年的寶鋼和武鋼軋機上用的液壓件是川崎的,目前的液壓件主要應用在中國工程機械產品上。川崎生產液壓件接近100年的歷史,總部在日本神戶,在美國、英國、印度、韓國以及中國分別設有制造工廠和銷售公司、服務公司。2006年在蘇州成立了獨資子公司,2009年在國家政府、商務部國產化的要求下,在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以及挖掘機分會的領導和指導下,將技術轉讓給中國的春暉集團,在春暉集團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中國用的液壓件說是日本的品牌,但實際上全是在春暉集團和蘇州工廠制造的。
綠色、環保和再制造方面川崎也在下大力度做,2011年在上海成立了再制造和售后服務中心。今年7月,曾經陪著國家工程機械制造項目的各位領導去美國公司看了一下怎么在美國跟卡特彼勒進行20年左右的液壓再制造的工作。
非常高興聽到剛才王院長說到了中國挖掘機的歷史,我也有幸是見證者之一。1992年川崎來到中國的時候,中國有五大品牌挖掘機廠,他們的產量是國家配置的,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很暢銷。當時介紹國際上川崎的液壓系統時,大家一般不買。當時就講到了節能,中國的挖掘機主要做功率控制,不做流量控制。功率控制的結果是什么?挖掘機無論開不開工,只要發動機點火了,它就一直在燒,當時的說明書上建議大家不要連續使用3小時或者5小時,當時川崎介紹要進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當使用它的時候,它會啟動,當不用它的時候,整個的流量會到最小,這是要做的事情。從1992年開始給大家介紹。而五大品牌挖掘機逐漸減少的原因有很多,有合資等原因,但是關鍵原因還是產品相對落后,是用戶后來為什么都買川崎產品的原因所在。
作為川崎的產品,中國的很多場合讓我說川崎是不是生產的液壓機都去供,我是反對的。為什么反對?人家可能說你賣東西為什么不想多賣?實際上挖掘機是耗費大量資金和能源的行業。秘書長讓我在2008年行業對話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企業都是重復建設,挖掘機行業就是重復建設,如果這樣以后,整個行業是受不了的。為什么這么講?又回到主題,川崎第一步是把負流量系統帶進了中國,在流量控制上,中國的挖掘機基本上可以跟國外的品牌走入同一品牌。1995年開始把電控系統導入到中國,川崎的液壓件都是量身定制,每家產品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到川崎公司參觀,光油泵的生產噴油盤這一個開口就有上千種,整個大庫上面都是,1980年川崎就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個全自動化生產線,從設計到出貨是全電控生產出來的。如果沒有這樣做,做不成。
川崎進行了區別化生產,電控實際上就是最后關鍵一步,電控都是川崎做的還是同質化生產,所以不建議做電控。1995年為什么帶到中國?在競爭中,國內品牌無法跟國際品牌競爭,國際品牌是有電控的。電控的是需要多大功率就出多大排量,中國沒有辦法做。1995年首先把電控敞開給各個主機廠用,所以也就有了現在很多做挖掘機的電控系統,可以說雛形都是川崎的,這也很好。川崎為什么沒有獨占這個?卻只做自己控制的這一塊。很多人跟我建議說你不要做那個了,找一個廠合作一下,你個人都發財了,現在做電控的很多是大老板。第二代電控進來的時候,川崎隔了很多年沒做,2005年又晉升到一個新的時代,所以川崎有了電控的正流量,不是說川崎不拿這個技術進來,而是根據市場的需求跟大家合作開發新一代電控的正流量。電控系統對主機的貢獻最少節能10%以上。這是講的系統方面,每家不一樣。
川崎的泵跟我們的老大哥各走一方,第一臺循環泵是1968年生產出來的,剛出來的系統叫KV系統,1980年又出現AV系統,到1990年開始出現K3V、K5V、K7V、K8V系統,每3年都會有一個新的控制系統出來,現在的K7V和K8V跟最初的效能比提高70%以上。其他的泵可能停留在90年代,川崎的泵現在已經到了更高的年代,每一代不一樣它都有變化。曾經在一個展會上看到有人做川崎這樣的產品,他做得很新,問他為什么要改,他不知道,他說我就這樣做。實際上不是的,就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使噪音降低了5個分貝,這個成果很不容易。川崎有很大的試驗廠,在那里面有360度無噪音室對發出噪音的每一點進行檢測,這樣才知道如此去掉有什么好處,降5個分貝有很大的貢獻。我們是執行元件,要怎么樣降噪和節省能源,這是泵的方面。
主閥上面產生的能耗主要是回流的背壓,這個已經降低了40%。作為液壓件的廠家,川崎不斷追求的就在這里。昨天領導也都介紹到混合動力,挖掘機的整個混合動力上有幾個部分都可以做,一是回轉,還有就是動力下降,以及在泵的后端電機也在做,這些川崎都在做,可以降能耗25%。川崎是跟著主機廠走的,有了他們的發展才有川崎的發展。
在加工的過程中,在實驗臺上就進行了動力的回收,這個實驗臺可以把動力回收30%,這是主機廠必須要做的。因為是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有一套檢測的系統,都有專利,可以檢測到電動機是不是在正常工作或者在休息,如果它不工作可以讓整個系統全部停下來,這個技術在2011年商務部中日交流上談到了。作為一個執行元件的廠家,川崎不斷努力地朝前走,只要有了新的技術,蘇州、春暉集團是同平臺在工作,新技術會源源不斷地介紹給客戶。能看到挖掘機的發展,作為工作20多年的人是很開心的,大家會沿著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走得越來越好。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