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在供給側改革與行業發展分論壇第一場對話中發言
2017年06月11日20:57
2017年4月13日,乘著全國兩會勝利召開的春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素有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美稱的山東濟寧隆重召開。會議同期,以“供給側改革與行業發展”、“從“走出去”到“走進去”—一帶一路愿景和打造國際化企業”為主題設置了兩場分論壇,來自行業各專業領域近40家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分析形勢、交流企業供給側改革、海外發展之路。
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殿和、河北宣化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之勝、寧波廣天賽克思液壓有限公司總裁姚廣山、江蘇八達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利明和浙江美通筑路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仇曉駿等六位嘉賓圍繞“供給側改革與行業發展”的論壇主題就行業供給側改革和企業發展展開深度對話和現場交流。
主持人李宏寶:我很榮幸能夠作為本次對話的主持嘉賓。對話的主題是“供給側改革與行業發展”,感謝所有的對話嘉賓,希望我們能夠借此機會暢所欲言,說說自己心里的真實想法。
關于供給側改革,無疑成為當下最熱的中國經濟詞匯之一。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主戰場,企業是供給側改革的主力軍,要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它跟企業發展到底有什么重要關系?企業又如何在供給側改革浪潮中成功實現轉型升級?今天參加對話的各位嘉賓都是企業一把手,或者是主要負責人。行業在長達五年的持續下行調整中,我們能夠生存下來,還能坐在這里,實屬不易。大家身上的擔子都非常重,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大家在調整轉型、提質增效方面,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和效果,今天就請各位嘉賓在這幾方面做一些梳理。
第一個主題是供給側改革是當前的重點,是完成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這五大任務提出了有一年時間,企業如何做?有沒有遇到一些難忘的事情?有什么成功和失敗的教訓和大家進行分享。請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給我們說一說。
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在第一場對話中發言
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宏觀經濟層面的話題,具體到企業來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是企業應該下的功夫,特別是在降成本、補短板方面,我們既是供給側制造商,其實也是需求側制造商。比如說,對于我們下游的供應鏈、供應商來講,就是需求側,對于前端客戶來講,我們屬于供給側。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是一個雙重身份,為了提高產品的品質,降低成本,補齊短板,我們應該跟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聯起手來。所以中交西筑也提出供應鏈體系優化,無論是管理上,還有各個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上等,我們通過整個產業鏈,生態鏈上的聯手合作來實現提品質、降成本、補短板,最終我們要創品牌。這個路現在才開始,還很長,但是需要一步一步去做。品質和創新是供給側具體微觀企業要抓的核心和關鍵。實際上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相對比較弱,底子也比較薄,起步也比較晚,但是說什么時候做都不夠晚,現在在自主創新方面要加大投入,要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整個供應鏈體系上的努力,民族品牌,行業企業都會有大的發展,找到自己定位。謝謝。
主持人李宏寶:謝謝楊向陽董事長。非常感謝各位嘉賓,剛才我們對一個議題進行梳理,我認為每個企業做法都不一樣,有的是進行人員優化、供應鏈優化、品質創新,有的在新常態下回歸了理性,有的是創造了更大的、更新的產品,引領市場,創造了更貼近市場的產品,在市場需求方面進行了創造、創新,大家做的都非常不錯。剛才寧波廣天賽克思液壓有限公司總裁姚廣山引出了一個話題,我們現在市場又有所啟動,就是我準備的第二個話題,根據我們的調查和市場走訪,挖掘機行業從去年的下半年,準確來說應該是從下半年的7月份,銷售形勢呈現了爆發式增長。從今年年初開始,其它幾種產品,比如說裝載機、起重機、推土機等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熱門機型甚至出現了斷貨的狀態。所以,面對這樣的局面,又該如何進行供給側改革?如何應對市場變化和市場需求?下面請各位企業家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向陽:這幾個月以來,工廠里邊大家既高興、興奮,又痛苦,零配件的供應,自身人員優化之后,生產能力又跟不上,客戶需求特別的緊,這個情況之下都比較難受。但是,別的行業我不太了解,像機械這塊兒細分領域可能不是這樣。表現出有些企業活兒很多,干不過來,有一些沒有活兒干,兩極分化的狀態。我覺得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也是需求側發生了變化,今天說要逐步邁向中高端。無論做什么,大家最終是要向中高端去走的,這個中高端不是說簡單意義上的高大上,圍繞著客戶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來做。客戶需求不一樣,他的場地、要求都不一樣。誰要是適應他,怎么快速地設計出并交貨,誰更有機會拿到訂單。市場的變化對制造業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有時候客戶永遠是對的,為什么?他有問題,你需要給他解決,你不能說他提的不對,產能過剩,價格戰的競爭過程中行業生態是非常糟糕的,很多客戶會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因為你不賣給他有人會賣給他。那么,在這個情況之下,我覺得可以談一下西筑的做法。
過去那么多人要吃飯,要訂單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客戶說什么就是什么,你要不有飯吃,要不就沒飯吃,這個時候沒有選擇權。后來經過兩三年的努力,提供了參考服務之后,加上延伸了產業鏈,過去是光賣裝備,現在還賣服務,帶上裝備去干活兒,還拓展了一些其他的業務,圍繞核心業務,拓展了衍生業務,這樣我們主業這一塊兒可以從容地敢于去說不。現在很多客戶來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制造業要有自己的底線,你的有一些要求,就是不做,因為我也有空間、有余地。所以,這也是一個經驗,就是說得給自己找到回旋的余地,行業生態呼吁大家要一起保護,不能打價格戰,不能搞零首付,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都要活下去。所以我覺得可能是要在圍繞客戶的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在創新方面,給自己找到回旋余地的情況下發揮作用。這是我這兩年的一些具體做法,也許大家都這樣去做,未來這個生態還是會朝更有利的方向發展。謝謝。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