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在“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高層對話(一)的對話實錄
2020年12月06日13:47
2020年11月21日下午,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江蘇常州隆重舉辦,論壇主題為“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
以下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在“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高層對話(一)的對話實錄。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
曾光安:2020年是“十三五”計劃全面完成,“十四五”開始的重要時間節點,如何總結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十年的變化和進步,又如何預測2020-2035年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郭學紅:過去的十年是跌宕起伏的十年,這波高峰可能會持續,走出一個明顯的V字形,上升的通道可能還會達到較高的程度。在這過程中有三個大變化:第一,中國仍然是工程機械使用量最大的國家,且國內工程機械制造商主導市場,更多的中國企業在成長。以挖掘機為例,十年前國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到30%,現在達到了70%,很多產品都體現了這種變化,國內已很難看到十年前熟知的國際大品牌的設備在中國大規模使用。第二,以前行業最大的短板就是關鍵零部件的缺失,現在有很多企業,包括挖機關鍵零部件液壓件已逐步強大,而且這種趨勢愈加明顯。第三,國內企業積累了很多成熟經驗,對未來有更多的期許。論壇主旨演講的三位演講嘉賓都不約而同提出了登頂計劃,這就是我們的自信。
未來十年,我覺得更加可以期待,更加精彩。第一是中國的企業正在逐步協同,生態圈的協同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第二是中國工程機械更多走向國際市場。第三是我們企業未來都要以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為發展方向。
曾光安:中國市場不可估量。也請大家談一談中國未來十年市場行情。
郭學紅:今年中聯三大板塊都有突破,增長相當好。第一,2013年-2016年是行業低谷期,我們做了很多調整,內部管理、流程梳理、特別是產品研發,比如起重機,去年至今風電的安裝爆發,中聯研發的產品5200、5800等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一機難求。未來十年,中聯三大板塊的增長空間有限,因為市場飽和,不會無止境地增長。未來我們的增長取決于現在的薄弱板塊,未來行業有些產業蛻變增長,原來裝載機的數量是超過挖機的,現在挖機的數量超過裝載機。未來我們的業態也會發生變化,營銷模式和銷售方式都會改變。比如以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會導致業態場景的變化。我們未來的目標是以互聯網的思維做企業,以極致的心態做產品,這就是中聯應對未來變化的基本思路和最大的舉措。
曾光安:過去十年的行業的成就,我們要感謝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祁俊會長,是協會帶領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同時,未來的十年在蘇子孟會長的帶領下,我們將勇敢面對新的挑戰。現在已是2020年11月份,再過一個月就到了2021年,請各位預測一下明年的市場情況。
郭學紅:中聯重科明年仍然會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