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前進齒輪箱副總經理侯波在“十四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平行論壇(第一場)的對話實錄
2020年12月03日10:06
11月22日上午,在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十四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發展論壇--新發展格局與工程機械市場為主題設置的兩場分論壇中,來自行業各專業領域的企業高層、品牌代理商30多位數代表參與了四個場次的專題對話,共同探討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的經營之道,探討行業十四五發展路徑,助力工程機械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重塑。
以下為: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波在“十四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平行論壇(第一場)的對話實錄:
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波
賈曉雯:首先請各位嘉賓作一個簡單的自我和企業介紹。
侯波:我來自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齒是以齒輪箱和粉末冶金制品為主導產品的專業制造企業。1960年建企,2010年完成了主板上市,2018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的改制。去年開始公司涉足的板塊比較多,包括汽車、風力發電和特種產品等。去年專門成立工程傳動事業部,我是工程傳動事業部的總經理。
賈曉雯: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科技創新是一個關鍵變量,創新被列為國家未來五年工作的首位,在國家現代化全局中也占有核心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臺上的各位嘉賓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也是科技創新方面有突出成績的企業代表,想請各位結合“創新”這個關鍵詞分享近年企業發展中的體會、感受。
侯波:杭齒從80年代引進技術,通過40年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已經具備比較完整的工程機械齒輪箱生產能力。過去大功率重載荷的傳動部件是由國際領先企業所占領的。今年我們接到信息,某主機廠的港口正面吊齒輪箱一直沿用國外的,因為今年國外疫情嚴重,加上中美經貿摩擦后導致齒輪箱供應商出現了斷供,主機廠要求我們三個月內重新設計研發一臺齒輪箱。時間緊迫,又是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但杭齒最終克服困難開發出全新齒輪箱,目前已交付主機廠并在終端用戶使用。從這一事例看出,作為一個老牌企業,杭齒承載著中國傳動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要振興中國民族工業。后續在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中杭齒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特別是工程機械電驅的發展,對齒輪箱生產會有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但不少電驅方案和技術路線中,齒輪箱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從去年開始,杭齒積極和工程機械主機廠溝通聯系,研發設計最新的電驅箱。相信在工程機械領域,像杭齒這樣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可以和國際上零部件企業共同競爭,共享“十四五”甚至是2035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紅利。
賈曉雯:三一重機俞宏福董事長高層對話中,對未來十年發展預測時說,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突破自主創新技術,實現引導世界產業的格局變化,中國在國際工程機械市場地位會越來越強。我非常贊同和支持俞總的觀點,我也堅信中國的企業能做到。
2020年,新冠疫情對技術突破、市場環境、國際格局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催化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進入了一個劇烈的變革期。今年年會的主題也是“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下面請每位嘉賓談一下,新的形勢變化下,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發生了哪些變化,這個過程中企業又尋求到哪些新機遇和面臨哪些新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學到了什么呢?
侯波:國產化對于杭齒是大機遇,也是大挑戰。隨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越發白熱化,主機廠無論是從供應鏈安全還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國產化的趨勢非常明確。另外,這次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到了雙循環,其中以內循環為主,要大力推進國內民族企業,特別是先進制造和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在這一趨勢下,國產化是發展方向。機遇和挑戰也是共生的,原來我們跟隨國際知名企,現在要和他一起分享市場時,會發現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雖說現在體量上逐步和國際知名企業接近,但質量有差距,包括成本控制,整個制造模塊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隨著工程機械電動化的趨勢,作為一個傳統的企業,我們將持續研究和創新,探討多傳動方式、傳動原理、技術路線。在行業發展變化過程中,如果我們等待客戶的需求再去創新,那會被行業淘汰;只有主動和主機廠、電機企業共同探討在后續電驅發展過程中,杭齒怎樣做更好的匹配、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如何能跟上整個行業的趨勢甚至引領,只有這樣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