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事記
2025年04月27日15:04
十一月
11月6日,徐工集團與內蒙古森工集團舉行深化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針對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災后治理、綜合利用等場景,共同研發適用于林區特殊環境的森林工業機械設備,為中國林業產業現代化進程貢獻徐工力量。
11月18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對廈門市認定機構2024年認定報備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福建晉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認定,成為廈門市2024年第一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同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對山西省認定機構2024年認定報備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山西太重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申請即通過認定,成功獲評高新技術企業。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2008年首批通過認定的企業,在認定期滿后也再次順利通過復審。
11月2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壓雪機術語和商業規格》T/CCMA 0212—2024團體標準。
11月22日,開挖直徑11.93 m的巖石隧道掘進機(TBM)在鐵建重工下線,將用于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這是迄今國產最大直徑敞開式TBM,也是引江補漢工程穿越最大斷面、最長軟巖變形地段的掘進裝備。
11月26—29日,bauma CHINA 2024(上海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bauma CHINA 2024展示總面積突破33萬m2,展會匯聚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3,542家參展商,其中國際品牌700個。現場吸引281,488名來自188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觀眾洽談采購。本屆展會以展覽面積、參展商及觀眾人數全面創新高的傲人成績,彰顯了其在亞太地區舉足輕重的平臺地位,全方位呈現工程機械領域前沿突破與創新成果。
月內,徐工超大塔XGT3000助力世界級橋梁工程甬江特大橋建設。甬江特大橋全長1730 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徑的不對稱三塔斜拉橋。本次吊裝也是該項目施工中起吊鋼筋數最多、體積最大、起吊重量最重、技術難度最高的一次鋼筋整體吊裝。
十二月
12月2日,由中鐵裝備集團聯合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中鐵十八局研制的國內最大直徑單護盾硬巖掘進機“江漢先鋒號”始發儀式,在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結機電安裝4標項目現場舉行,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進入TBM施工階段,開啟了我國水利建設史上的新篇章。
12月4日,由西安主函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露天礦山復雜煤層原煤智能運輸系統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順利通過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鑒定委員會科技成果鑒定。該系統具備全流程無人駕駛操作的實際應用能力,能夠實現無人駕駛運輸車(設備)在作業中與有人駕駛車輛(設備)的混編運行。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創新性強,技術難度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10日,徐工集團與中國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資源優勢、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在綜合物流領域、綠色智慧物流區域中心建設、物流裝備綠色化替代、物流大模型平臺以及資本合作等多領域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同日,由中鐵裝備研制的“中鐵1448號”泥水平衡盾構機順利通過韓國承包商的驗收并下線,這臺盾構機將用于韓國江陵—豬津鐵路1標段項目的建設,也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出口至韓國的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
12月11日,徐工集團與賽輪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技術協作、配套合作深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全球化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整合優勢資源,促進工程機械與輪胎技術的深度融合,深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12月12日,艾迪精密在海外投資設立的首家制造工廠——艾迪精密(泰國)工廠正式開始動工。該工廠建設項目總投資3500萬美元,占地122畝,廠房面積約6萬m2,將從事高端液壓件產品及工程機械用液壓屬具的生產制造和銷售,一期工程擬于2025年10月建成投產。
同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應用案例》名單,其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算力、算法與數據賦能工業車輛‘研產供銷服管’全流程智慧運營”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先進計算賦能高端定制化地下工程裝備”,分別入選《應用案例》中傳統產業領域和新興產業領域名單。
1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低噪聲施工設備指導名錄(2024年版)》,經企業申報、地方初審、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工程機械54項動力源為內燃機的設備及9項動力源為電動機的設備入選2024年版指導名錄。
同日,中聯重科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一期)正式開園。此次開園的基礎施工機械智能工廠,匯聚了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和綠色生態理念,應用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實現全面的端對端和數字化管理,共擁有自動化、智能化產線24條,下料、焊接、機加、涂裝、裝配全流程智能生產,成為中聯重科基礎施工機械綜合產業基地。
同日,由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江漢水網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水電八局及中鐵裝備集團聯合研制的“江漢領航號”(中鐵1460號)敞開式硬巖掘進機在四川德陽下線,此設備專為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1標輸水隧洞量身定制,其獨頭掘進距離創國內超大直徑TBM之最。
12月17日,山東臨工與馬來西亞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正式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是山東臨工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的又一重要步伐。雙方將共同優化人才結構,拓寬學術研究邊界,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共同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的持續發展。
同日,山東重工集團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簽約標志著雙方將在智慧物流與供應鏈、工業互聯網、數智化采購及企業運營服務等多個領域進行全面深入合作。12月20日,民政部發布《2024年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等級(第二批)公告》顯示,經過初評和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終評、公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獲評4A級全國性社會組織,這是協會繼2011年以來再次上榜。
同日,三一首臺400 t礦用正鏟液壓挖掘機SY4000H在三一昆山產業園隆重下線,成為三一發展歷程中重要時刻。SY4000H突破13項行業關鍵技術,擁有20余項核心專利,成功填補了三一超大噸位型譜空白。
12月23日,由鐵建重工與中鐵隧道局聯合打造的單護盾TBM“江漢云夢號”在湖南長沙下線,該TBM開挖直徑12.23 m,整機長約140 m,重約3200 t,設計最小水平轉彎半徑600 m,適應最大坡度10%,掘進長度11.77 km,是目前國內應用的最大直徑單護盾硬巖掘進機。
12月24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全斷面隧道掘進機企業生產與服務水平評價規范》T/CCMA 0213—2024、《塔式起重機可視化系統》T/CCMA 0214—2024兩項團體標準。
同日,浙江中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力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產能和提升研發能力,投資于年產30萬臺倉儲搬運設備及100萬套機械零部件加工、智能機器人制造(一期)項目等多個關鍵領域,旨在通過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和整體研發能力,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其在電動叉車等機動工業車輛行業的市場地位。
12月25日,柳工最大的異地制造基地——柳工東部研發制造基地舉行成立15周年大會系列活動。15年來,柳工東部研發制造基地從制造單一的挖掘機產品,發展成為擁有11類、60余款產品,年產5萬臺,集研發、營銷、制造、供應鏈和后市場于一體的工程機械和礦山機械綜合解決方案基地,對柳工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同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價2024年度換證和復評結果(第二批)的公告,名單顯示有4家企業通過了換證,11家企業通過了復評。
月內,鐵建重工聯合中鐵十四局共同研制的管片構件智能拼裝機器人順利通過試驗驗證。該機器人搭載在我國自主研制最大直徑(φ16.64 m)盾構機“江海號”拼裝機前端,用于目前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管片特殊構件拼裝。
月內,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進行公告。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天津)有限公司、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廣東欣龍隧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工程機械企業入選。
月內,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應用案例》名單,經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確定了73項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應用案例。其中,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算力、算法與數據賦能工業車輛‘研產供銷服管’全流程智慧運營”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先進計算賦能高端定制化地下工程裝備”,分別入選《應用案例》中傳統產業領域和新興產業領域名單。
月內,經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在連續三年出現大幅度增長基礎上,2024年繼續在高位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出口額創紀錄達到528.59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達到3760億元。在實現了國際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的同時,發揮了支持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
月內,由中交天和自主研發制造用于上海滬渝蓉高鐵滬通鐵路二期寶山隧道盾構機“新征程號”開啟掘進,標志著全國首臺全線淺覆土掘進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順利始發。“新征程號”盾構機刀盤直徑13.5m,重2700t。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