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 綠色智能——工程機械行業科技發展”平行論壇(一)第二場對話實錄
2025年05月28日09:22
2025年5月14—15日,以“開新篇、拓新局、創新績”為主題的第二十二屆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在山西太原召開。
15日上午,在以“守正創新綠色智能——工程機械行業科技發展”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一)上,14家企業領導圍繞論壇主題,結合當前工程機械行業綠色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的迫切需求,深入探討了行業在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新路徑和新機遇。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目標的引領下,工程機械行業必須堅守質量與安全的底線,以創新為驅動,加速綠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動智能化產品的迭代升級。通過加強產學研用的深度合作,構建綠色智能產業生態,提升行業整體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平行論壇(一)第二場
對話嘉賓:
申錫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仁山
福建晉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文啟
北京京東數智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儲運采銷部負責人趙偉同
青島科泰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順舟
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發動機事業部銷售總經理馬驥
馬鞍山方圓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胡闖
河南蒲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
平行論壇(一)第二場對話現場
論壇開場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李春升
論壇對話主持人: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雙碳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邸鵬遠
以下為對話實錄:
邸鵬遠:請簡要介紹自己及所在企業的情況。
申錫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仁山
吳仁山:申錫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走過了38年的發展歷程。38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守正創新,例如在知識產權方面,我曾與兩位對手展開跨國訴訟,從美國到歐洲,最終在西班牙的國際仲裁中,我們贏得了勝利。這場勝利不僅是對知識產權的有力捍衛,更是對申錫機械創新實力的國際認可。正是憑借這種守正創新的理念,申錫機械在過去38年中始終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態勢。如今,我們在全球和國內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福建晉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文啟
陳文啟:福建晉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聯合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七匹狼資本共同成立,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制造及提供綠色能源綜合方案的公司。目前,晉工新能源主要聚焦新能源工程機械研發制造,以及提供綜合能源補給方案和設備制造綜合解決方案。
北京京東數智工業科技有限公司儲運采銷部負責人趙偉同
趙偉同:2017年,京東工業成為獨立的業務單元,定位為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主要服務三類客戶。
第一類是超萬家大型企業客戶,他們過去主要采用招投標方式進行采購。
第二類是數百萬家中小企業客戶,我們能夠更高效地觸達和服務他們。
第三類是數億個人和家庭消費者。
這些合作伙伴和用戶群體都是我們多年積累的寶貴資源,未來也將持續為行業上下游伙伴提供支持。3年前,京東工業開始與工程機械行業合作,目前,京東平臺已經可以購買叉車等工程機械產品。
京東工業的初衷是幫助客戶精準對接目標群體,同時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優質的"中國制造"產品。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實現供需雙方的高效對接,推動產業升級。
青島科泰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順舟
李順舟:我在工程機械行業工作了40多年,也算是行業里的“老兵”了。目前,我主要負責青島科泰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的營銷和技術管理工作。
科泰重工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民營企業,主要生產壓路機,在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因為,我們幾乎面臨的每一個對手不是世界50強,就是中國50強。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像科泰重工這樣一家中等規模的企業要想脫穎而出,每一天都如同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盡管如此,科泰重工依然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我們不僅在壓路機領域得到了國內外用戶朋友的關注,同時,結構件業務也贏得很高的聲譽。目前,科泰重工結構件業務與全球知名的頭部企業合作,為他們加工生產挖掘機結構件,得到其高度認可,成為不可多得的“中國免檢企業”。當然,科泰重工取得的成績得益于自身內功的不斷提高,也離不開行業領導和專家的關心與支持。特別是在我們開始走向國際市場,沒有資源、沒有經驗情況下參加巴西、沙特、智利、慕尼黑工程機械展時,得到了協會蘇子孟會長、祁俊名譽會長兼特別顧問及許多領導專家的幫助和支持,借此機會表達科泰人衷心的感謝。
河南蒲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勝
張勝:河南蒲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衛華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創立于1988年,初期專注于配套件生產制造,2013年正式成立具有獨立法人的企業,全面拓展設備配套業務。5年前,蒲瑞公司開始進軍工程機械行業,先后承接多個大型項目,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新兵”,取得了一定成績。希望能夠在協會平臺上更多地展示自己,給各位專家領導提供新的答卷。公司擁有多類產品,第一類是吊具類,涵蓋抓斗、集裝箱等各種類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第二類是機械類,包括減速器、齒輪箱、吊鉤組、卷筒組、聯軸器、車輪組等機械類配件及卷揚、運行等機構總成,為工業起重機、工程機械和港口機械提供專業化配套服務。
馬鞍山方圓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胡闖
胡闖:馬鞍山方圓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集研發、設計、制造和檢測試驗于一體的專業化回轉支承生產企業。1983年開始研發產品,到1984年首批產品通過專家驗收,配套于塔式起重機、輪式起重機和挖掘機產品,至今已有40多年歷史。我們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擁有包括國家級基礎研發平臺在內的多個省級以上技術平臺,產品廣泛配套于工程機械行業,應用于軍工、游樂設備和新能源等領域。
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發動機事業部銷售總經理馬驥
馬驥:康明斯公司成立于1919年,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動力解決方案提供商。除了大家熟悉的康明斯2.5升至95升柴油及天然氣發動機產品,還有電動和混合動力平臺,包括排放處理系統、渦輪增壓器、燃油系統、自動變速器和傳動系統等在內的核心零部件,以及發電系統、制氫技術和燃料電池等產品。2025年是康明斯在華50周年,50年的發展歷程中,康明斯實現了貼近客戶的本地研發、本地制造和本地服務,同時也承擔了一個非常大的使命,就是支持中國主機廠走向全球。
邸鵬遠: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工程機械領域,如何理解“守正創新”并踐行這四個字?
吳仁山:初心必須是守正。記得在經濟大發展時期,企業開始規模化經營,一年能生產2萬臺設備。但沒過多久,市場就發生了變化,我們意識到必須進行改進。我就思考,規模化經營的極限在哪里?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轉向了個性化經營。比如,廣州電視塔的建設就是我們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典型案例。如果當時我們沒有邁出這一步,企業可能就難以生存。
守正和創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兩者缺一不可。如果企業要順應市場并持續改進,就必須守正;而要創新發展,關鍵是要走出去,比如和大學合作。我現在就與沈陽的一所大學合作,他們聯合研發產品中,50%是與我們合作的產品。此外,個性化經營就是要走向國際市場,這些都是守正創新的結果。
陳文啟:福建晉工機械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從事工程機械制造已有40多年的歷史,雖然在工程機械領域不算大品牌,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40多年,實屬不易。晉工新能源是我們公司在新能源賽道上的一次重要布局。
公司總部位于福建晉江。晉江是一個縣級市,大家熟知的安踏、361°等品牌也都出自這里。雖然重工業并不是晉江的主流產業,但我們一直堅守初心,堅持對品質和服務的重視,這也是我們的“守正”。
新能源工程機械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目前,電動裝載機的價格正在逐漸接近燃油裝載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與主流品牌正面競爭,因此,晉工新能源選擇專注于細分領域,開發差異化產品。
以叉裝機為例。晉工在電動化叉裝機的研發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2024年推出了32t純電叉裝機,2025年又推出了20t礦山專用純電叉裝機。此外,我們還研發生產了電動輪式挖掘機、小型裝載機等產品,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
在技術方面,我們是驅動電機高速化應用的引領者,晉工新能源在行業最早批量應用9000rpm系統,下一代12000rpm的系統也即將推出,繼續引領行業,做精做強。
晉工新能源希望從單純的新能源設備制造商,向綜合能源補給方案提供商以及智能化、綠色化裝備制造商轉型。在bauma CHINA 2024上,我們展示了與啟源芯動力共同研發的移動充電車,目前正在進行長期應用測試。未來,計劃在800°~3000°的電量區間內開發更多應用場景,包括大型農機設備等,主要圍繞建筑、國電投綠電和儲能的優勢,打造更完善的生態圈。
李順舟:科泰重工20多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詮釋了“守正創新”的理念。全世界第一臺全液壓雙驅動振動壓路機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我們知道,1臺振動壓路機的效率相當于5臺靜碾壓壓路機的工作效率,然而,全液壓振動壓路機需要高端液壓件,而那個年代我們國家缺乏高端液壓件的生產能力,所以生產高效率的全液壓振動壓路機面臨極高的門檻,且價格也極其昂貴。正是在這樣艱難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第一臺機械式振動壓路機在洛建誕生了,通過變速器和離合器的結構轉換,替代了高端液壓件。這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奮發圖強的精神。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進步。如何將全液壓振動壓路機和機械式振動壓路機這兩種技術的優勢融合在一起,把兩種產品的缺點和不足進行隱沒?在此情況下,科泰重工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開始了深入研究,終于首創了全液壓單驅動壓路機,即保持了液壓傳動的操作簡便、低故障率、低勞動強度等優點,又保留了機械式產品低價位的這一特點,產品一經推出就迅速占領了市場,科泰重工也實現連續7年的快速發展,這一技術很快被國內眾多企業借鑒和移植。科泰重工在守正基礎上進行的創新,得到了廣大客戶的好評。
科泰重工的發展時常面臨國內50強、世界50強企業的技術和金融等各種營銷手段的巨大沖擊,若要在行業中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在技術創新方面下大力氣保持領先一步。
2015年,科泰重工首創了單鋼輪壓路機原地振動技術,這項科泰重工自主研發、擁有4項中國專利技術的產品,十年間在國內許多重大工程項目中得到了驗證。比如,在西北某大型水庫大壩項目施工中,眾多知名企業均參與了競標,在驗證過程中,只有科泰重工產品得到了最終認可。最終,在2年半的工期內,9臺科泰36t全液壓振動壓路機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得到了工程監理方的高度評價。科泰重工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不斷驗證,也成為科泰品牌美譽度的堅實基礎。
守正創新,意味著能堅持,守正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始終如一、不斷創新,就一定會有立足之地。
張勝:蒲瑞公司的守正創新主要從四個方面發力。
第一,發展的創新。蒲瑞公司此前是內銷型公司,5年前,公司突破長期依賴內部市場的舒適區,開啟外銷戰略轉型,構建全面的多元化客戶群體。
第二,生產的創新。隨著外部訂單增加,產能需求隨之提高。公司積極搭建信息化系統,先后上線了SAP、CRM、MES、APS、SRM、WMS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統,保障產品的及時交付及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產品交付的一致性,這也是在發展創新基礎上的延伸。
第三,齒輪箱方面的創新。目前,蒲瑞公司主要提供與工業相關的四大類齒輪箱產品,通過與北航開展深入長久的合作,公司在傳統工業齒輪箱基礎上,逐步跨越到新興行業齒輪箱技術,目前已進入關鍵技術攻堅階段,未來,蒲瑞公司將成為一家擁有更高技術含量的高新技術企業。
第四,智能化方面的創新。蒲瑞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河南省工業設計中心、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但原來技術的重點、研發點基本都與機械相關。我們深知,僅針對某一個點進行做大并實現突破的難度很大,所以我們逐漸調整研發方向。智能化發展如火如荼,智能物料搬運核心在于智能化系統和智能化吊具,吊具就像人的手,需要作為執行者參與智能化物料搬運。為此,蒲瑞公司整合打造了機械、電氣、液壓、氣動、力學分析等方面人才,打造更加專業的綜合性技術團隊,為蒲瑞公司下一階段的“守正創新”蓄力。
馬驥:康明斯通過多種方式踐行守正創新。首先,守正方面,康明斯作為一家專注于傳統內燃機及其相關動力產品的企業,真正做到了聚焦于內燃機核心技術,從高壓燃油噴射系統到渦輪增壓器等核心零部件,能夠全部自行開發和生產。從這一點來講,康明斯非常專注。
作為全球領先的動力技術先行者,康明斯重視合規性并引領減排降碳技術發展。眾所周知,發動機的排放處理技術對于行業的排放升級至關重要。在全球非道路移動機械市場,康明斯享有“一機在手暢行全球”的美譽,即在中國能夠滿足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在印度能夠滿足印五排放標準,在美國能夠滿足EPA Tier 4非道路排放標準,在歐洲能夠滿足歐Ⅴ排放標準。2022年底,中國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入到國四排放階段,預計2028年將要進入國五排放。這些對康明斯來講都是好的契機,因為康明斯擁有全球通用的發動機基礎平臺,能夠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排放要求。
除了排放法規,還有一些區域性法規,如說歐盟很快要實施無鉛化監管。針對這一點,康明斯已經開始著手,改進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工藝,滿足歐盟的無鉛化要求。
提到創新,作為一家百年企業,能夠成長壯大并持續保持活力,就是因為創新一直是康明斯的基因。我們在傳統內燃機和新能源方面都加大投入。在中國工程機械國五排放階段即將到來之時,康明斯國產非道路發動機平臺,已經做好了升級準備。
排放升級會帶來生產企業成本的提升。康明斯能夠在減排滿足國五標準的同時,降低油耗并提升動力性,優化發動機整體性能,助力國家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同時,康明斯在發動機多元化燃料方面的投資,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我們推出的以氫氣、天然氣和柴油為燃料的多燃料發動機平臺,能夠滿足更為嚴格的北美非道路第Ⅴ階段(EPA Tier 5)和非道路歐Ⅵ(EU StageⅥ)排放標準。未來,氫能將是主要的零碳技術之一。目前,康明斯的重點產品包括氫內燃機和氫燃料電池。康明斯氫內燃機規劃了15L、10L和6.7L三個排量,在技術研發上進展順利,并將與國內主要合作伙伴進行樣車開發,在適合的應用場景中進行驗證。康明斯氫燃料電池驅動的公交車、渣土車和牽引車,在中國累計行駛里程已超過1600萬km,彰顯了其在綠色運力領域的領導地位,是康明斯零碳動力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又一突破。康明斯將繼續投資于能源轉型,助力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胡闖:在工程機械領域,我們參與到行業很多頭部企業的產品創新設計中,包括產品改進。所以,方圓精密認為,守正更多是在傳承,創新等于發展,守正和創新的載體在于匠心。
第一,我們通過技術投入,在研發設計,特別是在基礎理論材料研究以及算法和基本參數捕捉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方圓精密所處領域,我們經歷并參與了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特別是當前國內外客戶都在進行超大型、超小型裝備轉型升級的整個全程,這其中,甚至會應用跨領域的配套算法去進行創新設計。
在基礎參數方面,我國現有的許多技術資料、技術參數以及系數選擇相對陳舊。然而,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工藝裝備和工藝技術的顯著提升,我們在基礎數據的獲取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通過大量檢測試驗和先進裝備的應用,我們能夠精準捕捉到基礎數據,這些數據不僅為終端產品的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提高自身標準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捕捉方面,以新能源領域為例,其對產品壽命和免維護性的要求極高。在這種高要求背景下,我們在計算和實驗模式上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經驗又反過來推動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當然,在客戶聯動方面,我們也開展了大量工作,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第二,在產品實踐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多輪市場周期的波動。在市場需求下行階段,我們反而加大了投入力度。這些投入主要用于引進國際先進的工藝實驗裝備和實驗技術,為下一輪產品的更新迭代做好充分準備,從而在市場復蘇時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
第三,結合本次論壇上眾多嘉賓的分享,對于“守正創新”,我深刻感受到,企業經營過程中,對產品的理解至關重要。產品賦予企業生命力,也承載著獨特的企業文化,這正是我們在守正創新過程中需要把握的重要一點。它能夠促使企業的產品更具生命力,并推動我們從工業化的角度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趙偉同:每家企業都在自己的領域踐行著守正和創新。以京東為例,我們從商品銷售,發展到通過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服務和解決方案。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在保持生產、研發、制造等傳統優勢的同時,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降本增效,這就是一種創新。
舉個例子,我們合作的一家德國工業企業,他們對自己的產品定位非常清晰,即面向12類具體場景和用戶。線下通過直銷和分銷團隊服務客戶,京東則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企業客戶注冊時會提供區域、行業、規模等畫像信息,我們可以幫助品牌精準觸達他們的目標客戶群,比如江浙滬皖地區、二線城市、化工制造行業、中等采購規模的企業等,實現更高效的轉化。
對于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來說,與京東合作就是將線下成熟的客戶開發模式轉移到線上,同時把線下積累的產品講解和客戶服務的優勢,用數字化的方式繼續發揮價值。京東工業要做的,就是將傳統制造業的研發、生產、供應鏈等優勢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產業互聯網。
在工程機械領域,京東與林德合作推廣手自一體電動搬運車,雙方共同錨定萬臺銷量;幫助三一推出的高功率鋰電叉車找到更多重工況需求用戶;與合力推出全新系列產品線,共同推廣"買合力上京東"。
這些合作不僅實現了資源整合,更幫助廠商沉淀用戶資產、品牌資產和數據資產,實現更安全、高效的客戶觸達。
我認為,創新未必是徹底改變,也可以是在自身優勢基礎上與其他產業相互融合,對行業和平臺來說,這就是產業互聯網的創新實踐。
邸鵬遠:如何將綠色理念貫穿于產品設計、制造、使用以及施工全過程,并將智能技術應用于智能設計、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施工等領域,從而在守正創新的科學發展理念下,推動企業實現更全面、更可持續的發展?
吳仁山:綠色智能確實不應局限于一款產品或一個環節。如之前在無錫,很多企業自己進行鋼材噴涂,在政府統籌引導下,統一由技術實力更強、更環保的企業集中進行鋼材噴涂和環保治理,不僅有效保障質量,還高效環保。這就是一個實現整體綠色發展的實踐。未來,我們要朝這樣的方向發展。
陳文啟:晉工新能源希望從單純的新能源設備制造商,向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智能化、綠色化裝備制造商轉型,這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趙偉同:京東工業始終立足于解決行業痛點。目前,產業鏈中直接物料成本已經得到很好控制,但占總收入10%的間接物料成本仍存在較大優化空間。
京東工業正是為解決工業供應鏈痛點而生。我們需要在供需兩端打造產品、技術、供應鏈一體化的數字解決方案。希望通過與傳統產業的深度合作,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共同攻克行業難題,推動產業鏈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李順舟:我認為,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綠色的發展。工程機械行業的競爭,始終伴隨著金融手段、營銷政策的激烈博弈和惡性競爭。這種競爭下,科泰重工是被動者也是受害者。“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科泰重工始終秉持“向內求”的思想理念,不斷挖掘自身特點優勢,不與頭部企業比市場占有率、不做低首付和無利潤的客單、不做有風險的客單,加強內部管理,全身心去提升自身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工作質量。
未來,科泰重工仍將致力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好自身發展與規劃。我們相信,只有通過持續的守正創新和對綠色智能的追求,才能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馬驥:2025年是康明斯在華50周年,我們發起了50個零碳戰略項目。回到今天的主題,康明斯還會繼續在內燃機方面加大投資,持續創新,將產品的動力性、油耗和排放等性能提升到更好的水平。同時,康明斯在新能源領域也會繼續加大投入,為實現康明斯零碳目標(Destination Zero)和《PLANET 2050》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不遺余力。
胡闖:我理解,綠色是一種經濟發展理念,智能是未來可期的方向。現在距離完全智能化還比較遠,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第一,希望用綠色能源;第二,在研發、設計、制造過程中走低碳路徑;第三,相信未來綠色智能可期,且機會很大。
張勝:蒲瑞公司的產品類似機器人的“手”,面向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智能化技術升級,重點賦能綠色產業領域,包括智能礦山、自動化港口、清潔能源等可持續發展場景,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公司將以智能化產品為抓斗,為現代工業的環保化、智能化發展貢獻蒲瑞的一份力量。
來源:協會宣傳工作部根據現場實錄整理
初審:董萌
復審:尹曉荔
終審:吳培國
編輯:趙利祥
市場動態
更多>>行業展會
更多>>